三毛,华文世界里的传奇女子,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人不应该只有世俗里的成就,还应该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
这是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下的话,深情诉说着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书中记录了她和荷西最幸福快乐的婚后生活。
在她笔下,贫瘠荒凉的沙漠充满浪漫的异域情怀,平凡普通的事物变得丰富多彩。
那些无知落后的当地人,也成了她最可爱的朋友。
初读时,我只为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而感动。
人生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救赎,每个人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世人皆知三毛浪漫洒脱,但在遇到荷西前,她的心理极度孤僻。
出国游学经历了几段情伤,未婚夫猝死在她怀中,她再度绝望地吞下过量安眠药。
成长伤痛让三毛变得敏感脆弱,像一只刺猬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悲悯怜人。
6年前分离时,荷西说过:等我念完大学、服完兵役,就娶你为妻。
荷西终于等到三毛,可三毛却计划要去撒哈拉沙漠继续流浪。
于是,荷西一声不响地申请到沙漠的工作,比三毛先到达非洲,安置好家后,告诉她:
三毛被荷西的情痴所感动,终于答应他的求婚,但又不放心地补充道:“婚后我还是要我行我素。”
荷西深情地望着她说:“若是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
用大麻绳绑着爬下几十公尺的崖底沙滩......
他总能接住三毛不时冒出的奇思妙想,日子过得自在而有趣。
荷西的爱治愈了三毛,让她走出内心阴霾,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
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而现实中,最让人难以承受的孤单,往往并非是身体无处可去,而是心灵无处寄托。
身处职场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家人的关爱和支持,能让我们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
在人生道路上独自前行时,遇到一个心灵契合的爱人,生命便会充满美好和幸福。
一次,三毛去当地财主家吃饭,结识了小黑奴和他的父亲哑奴。
酷热的8月,哑奴给邻居家做泥工盖房子,毒辣的阳光烤得他脸色苍白,满脸可怜。
而他捏在手里的的食物,只有一块硬得如石头一般的干面包。
三毛从冰箱里拿出新鲜食物给他吃,哑奴却小心翼翼地把东西装进袋子里,喜不自禁地比道:
“我想带回去给我的女人和孩子吃。”
他们渐渐熟悉后,哑奴邀请三毛和荷西到家里做客。
哑奴的家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帐篷,孤零零地扎在镇外沙谷边缘上。
两个光着身子的小孩大叫欢笑着冲过来抱住父亲,他的太太也笑呵呵地看着丈夫。
三毛说:“哑奴有一个幸福的家,他不是太贫穷的人。”
虽然物质匮乏到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拥有,但他的精神世界却远比生活富足。
哑奴懂得知恩图报,懂得星象和地理,也懂得人生的大智慧。
三毛气他累死累活却不得自由,他笑着道“我的身体虽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被现实的艰难所打败,他们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奋斗。”
人生困苦十之八九,内心脆弱的人可能被击垮,内心坚定的人却能迎难而上。
董宇辉曾大学时曾给一位外国老师当导游。
凌晨打车去机场接人时,遇到黑心司机一路起价,回程时涨到了400。
把老师送到酒店后,钱不够,他只好走很长一段路回到学校,可宿舍门已经关上。
寒风凛冽的大冬夜,董宇辉蹲在学校大院里,啃着早上买的的面包和酸奶充饥,眼泪差点倾泻而出。
那一刻,他突然转念一想:这段经历如果能熬过去的话,我真牛!
那个晚上过后,他开始努力把自己那颗玻璃心炼成钢的,以一颗大心脏来包容一切。
再谈起这段经历,董宇辉说,那一路没有孤独与漫长,我记住的是漫天星光与一路歌唱。
很多时候,我们从苦难中寻求力量,并非为了战胜苦难,而是为了不被苦难所打倒。
有次,三毛和荷西在坟场边救出一位醉倒在地被人围欺的西班牙军曹,把他送回沙漠军团。
几天后,三毛去军营买牛奶时再见到他。那位军曹帮她把东西搬到自己车上,再送她回去。
他一路上没有说话,态度很冷淡,看向周围的眼神也不友善。
三毛很不解,邻居沙仑悄悄告诉她,他恨所有撒哈拉威人。
16年前,他所在的军营被一大群撒哈拉威人偷袭,所有同伴被杀尽,包括他的弟弟。
他当时醉在外面逃过一劫,但却从此活在深深的仇恨中,从未展现过笑容。
这段往事让三毛心惊肉跳,更心疼活在惨痛回忆中的军曹。
很久以后,三毛再去军营时,发现他特意等在那里。
他快步走过来,对三毛补上那一句道谢:“那天晚上谢谢你们送我回去。”
三毛试着劝解道:“这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并不是哪一个民族特别的坏。”
他若有所思的眼神掠过沙地上的撒哈拉威人,沉默不语。
那天他正好路过,看见一群撒哈拉威孩子在把玩一个盒子,直觉告诉他有点不对劲,快速跑过去阻止之时,盒子突然炸开。
千钧一发之际,他用身体保护住孩子们,自己却被炸成碎片。
谁也没想到,一个被仇恨侵蚀了16年的人,竟会舍命救下他一生最痛恨的撒哈拉威人。
嵌入骨子里的善良,让他最终选择放下怨恨,拯救了自己。
一天,他发现邻居家把小女婴抛弃了,当挨家挨户问都没人愿意收留她时,男人犯难了。
他不忍心丢下这个可爱的小宝宝,最终决定带回家去,自己抚养长大。
孩子唤醒了他内心的善良,他找到一份正当工作,努力赚钱养家,人生轨迹也自此发生改变。
“心中有善的人,往往拯救的不止别人,还有自己。”
有时候,对别人的一次善意,看似是帮助他人,又何尝不是对自我的救赎?
心怀暖阳,温暖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可以治愈自己。”
无论摔得多重,人生总有触底反弹的转机。
原标题:《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