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当天,哔哩哔哩交出一份与过去数年画风完全不一样的开年报。数据显示,B站Q1收入为51亿元,增长仅0.3%;净亏损则大幅收窄72%至6.30亿元;调整后净亏也依然收窄达38%至10亿元。
用户层面,B站一季度月活为3.15亿,相比2022年同期的2.93亿微增,也象征着B站正式跨入3亿月活时代。而日活则由2022年同期的8000万增长至9370万,符合B站如今更重视日活增长的战略。
与我们在疫情三年熟悉的大幅亏损换大幅增长的B站完全不同,在多数科技互联网公司恢复增长的一季度,B站竟然增长停滞了,却也隐约看到盈利的曙光。
这与“中二投资家”在此前的Q4年报解读一致,就是B站正放弃什么星辰大海,转而追求成为一个一亿日活上下,能够商业上自洽的“小破站”。但问题来了,陈睿叔叔带队下的B站能做到吗?
关于B站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B站的3亿月活、近亿日活是否真的触达增长天花板,还是陈睿叔叔踩刹车的结果。这是个认知高度分歧的事情。
B站如今在收入几乎没有增长情况下,净亏损收窄至6.3亿,主要靠的就是省钱。财报显示B站在一季度营业成本下降7%,与UP主收益直接关联的收入分成成本则下降8%;
省钱当然不是没有代价的,反映到内容业务上,就是UP主开始抱怨不赚钱了,最近出了蛮有名的UP主停更事件;反映到市场上,就是B站的用户增速在下滑,月活增速由三成下滑至不到一成。反映到B站总体上,就是B站看上去距离星辰大海越来越远,倒是距离一亿日活却能少亏点的“小”破站越来越近。
问题出在哪,要掰开B站的收入结构看,B站的收入结构这几年在快速变化,在一季度增速最亮眼的是广告收入,同比增速达到两成至13亿元。
但作为B站上市时的最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移动游戏收入同比减少了17%至11亿元。在财报中,B站承认收入减少是由于同期缺少新游戏所致。
而B站近年新做起来的电商也就是如今的IP衍生品,在一季度同样下滑15%至5.1亿元。B站表示这是由于漫画、动画和IP衍生品销售减少所致。
也就是说,收入结构上看,B站的二次元手游和二次元商品的发展都不太顺利,倒是广告卖得越来越好了。结论也很清晰,B站这个以二次元流量高地著称的内容平台,在赚二次元的钱方面遇到了麻烦。
这背后的短期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B站过去对二次元内容生态的布局不足,B站并未能以其二次元流量高地的优势完成对一系列上游CP的布局。类比一下的话,就是当年腾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组建起IEG(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也没有投资Riot等厂商一样。
这本质是B站在战略能力方面的问题。反映到市场上,视频内容和游戏最近都有两个代表性的事件,一个是米哈游再次成功的《崩坏:星穹铁道》,其产出虽然距离《原神》有距离,但依然不失为一线作品。B站是《星穹铁道》的联运方,但分到的羹相较《崩坏》前作已经减少。
回顾历史,《崩坏》这一游戏IP能够成功乃至米哈游这家厂商的成功,B站都可谓贡献甚大,但在米哈游向着全球最顶尖游戏开发商进化的路上,B站也终究只能成为分了点小钱的过客。
另外,就是在二季度同样掀起全民关注、登上热搜的《极乐净土》,这一典型的二次元内容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在B站大火过,但B站这么多年也只能分点流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