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98年左右,电脑游戏逐渐流行了起来,我有个铁哥们在他亲戚家的电脑游戏房当店员,因为我俩是同学又是哥们,我本人也爱玩游戏,所以经常去他那里玩。有天我看到他在玩一款很多小人打仗的游戏,问他是啥游戏,答曰:《三国群英传》。那个时候,我很痴迷于玩光荣的三国志4和5,习惯于三国志的人事,军事、内政、计谋、外交的玩法,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具有战斗既视感的三国游戏,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第一次玩这个作品,感觉还是挺新颖的,游戏的主要内容是战争。而三国游戏的内政建设、人才招募方面制作的相当简化。通常决定一款游戏是否能让人玩下去的第一要素是画面带来的冲击感,三国群英传采用伪3D游戏画面,加上武将技效果很炫,在当时来说,很少有这种效果的游戏,算是相当惊艳了。
这部作品以战争为主,游戏中的将领培养是我们最津津乐道的,将领每升1级可以多带5个士兵,最多带100名。每升10级则可以封官封将军,不同的官职可以赋予将领不同的武将技(封错官职出个垃圾武将技就欲哭无泪了)。武将技的设定也很有特色,有对主将的,有对士兵的,有恢复的,还有增加士兵的。(有多少小伙伴记得折冲将军的驷冲车这个神技)
游戏中把所有的将领都升满是不现实的,所以培养属性好的将领就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我在玩此作时,武将的武力值低于90的,智将的智力值低于90的,统统都变成运输队,基本没有上前线的可能。各位小伙伴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很多小伙伴觉得文官没有啥用处,实际上文官后期用处是很大的,文官的智力高,技力也多,武将技也多是打小兵的,培养几个厉害的文官清兵是很快的。啥兵也不带,进入战斗丢个武将技就跑,来回几次对方就没有兵了。
此作在1代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特色。比如物品、兵种、武将技增加了一些,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军师,军师有不同的军师技,用来恢复,降低技力,降低忠诚度很好用,提升了文官的作用。
将领方面可以同时装备武器、马匹、兵书,弥补了1代只能装备一样的遗憾,此作取消了封绶官职系统,将领的武将技是固定的,等级达到即可自动学会,我个人觉得丢掉这个系统有点可惜了,有的厉害将领冷不丁出个垃圾技能,太难受了。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有不少小伙伴很喜欢这个设定,属于见仁见智吧。
游戏内容也新增了不少,战斗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攻城战玩法,是其他版本没有的,非常有体验感。将领除了新增的武将技之外还增加了必杀技,必杀技在战斗中随机释放,给战斗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将领可以带三种不同类型的士兵相互搭配,加上不同的阵形也能产生许多不一样的战术变化。
4代的人物立绘基本保留了3代的风格,大地图做的十分华丽,行军路线不再是固定的路线,军队可以在地图上的任何一个点活动,地图上的不同地形也会影响行军速度。内政方面不再受到回合的限制,玩家随时都可以进行内政指令的施行。战斗方面阵型功能更完善,武将技能也比前几作提升不少。总体来说本作在当时也算是少有的佳作。
本作大地图更加有特点,因为受地形影响,军团的移动需要考虑山脉、河流等天然障碍, 同时地图上也大幅增加了河流、海洋等水域的分布。战斗方面升级版的千人战,武将可齐心合力施展组合技,文官也得到了拥有了全新军师技。总感觉是4代的升级版,值得一玩。
游戏画面更加绚烂,武将被赋予了不同的特性,感觉是个挺不错的特色,武器系统也升级了,但是后期有点变态了。必杀技也加强了不少,已经逐渐脱离了三国的感觉,总体感觉属于5代加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