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近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马走日,象飞田,车走直线,炮打翻山……”《楚辞》中就对象棋形制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模拟古代战争的智力游戏,每一局都在咫尺棋盘上演绎着金戈铁马、智慧交锋。窃以为,中国象棋里有党员干部的“调研之道”。
树牢规矩意识,切莫“车走斜线象飞过河”。无规矩不成方圆。象棋中,棋子的走法规则是: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被别了腿的马跳不动,被堵了眼的象飞不动;没过河的卒子只能勇往直前,将和士不能出城,象不能过界……如果违背规则,出现“马走田”“象行日”等违规走法,则会被判负。开展调查研究,也要树牢规矩意识,切莫让“车”走了“斜线”。要轻车简从,避免看似轰轰烈烈、煞有介事,实则蜻蜓点水、浮于表面的“花架子”,以扎扎实实调查研究解决“老大难”、破除“中梗阻”;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厉行节约,坚决杜绝调研活动中的作风问题;要避免“剧本式”“盆景式”“扎堆式”“脱节式”调研,杜绝“到基层调研”变成“向基层要材料”“给基层添麻烦”,真正发扬斗争精神,把矛盾问题收集起来、把解决措施研究细致,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树牢大局意识,切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象棋对局中,不能仅仅盯着自己的“车马炮”、想着多吃对方几子,要心中有大局,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谋全局”,如何能克敌制胜?树牢大局意识,要善于“大事化小”。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开展调研,通过调研让“大问题”变成“小问题”,最终变成“没问题”。树牢大局意识,要学会“小题大做”。“‘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才能增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牢大局意识,要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象棋高手往往能“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得更远,调查研究也要多做“潜功”,杜绝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妥善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站高谋远、抓住重点,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树牢协同意识,切莫“方枘圆凿各自为战”。象棋对局中,“车”“炮”负责“远程攻击”,“卒”负责“深入敌后”,“马、相、士”连环配合,只有所有棋子协同作战、扬长避短,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克敌制胜。调查研究中,要协同好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关系,针对不同地区相同(或类似)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避免“盲目扎堆”或“重复调研”,提升调研实效;要协同好调研单位和基层关系,严格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在调研中让基层忙而有序、忙而有效,本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有序高效开展调研;要协同宣传、纪委监委、信访等部门做好收集整理,分门别类做好群众意见、媒体报道、信访案件等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梳理,确保调研工作有的放矢;要协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做好问题解决,用党的创新理论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标本兼治清除“拦路虎”,让问题“无所遁形”。
树牢应变意识,切莫“墨守成规刻舟求剑”。象棋厮杀中,形势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树牢应变意识,局面有利时不骄不躁、局面危急时从容不惊,常出新招、高招、奇招、妙招,才能变危为机、进退有度、来往自如、战胜对方。“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要发扬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让调查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相适应。“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注重用数据说话,处理好传统方法与技术辅助方式的关系,以包容审慎的态度接受新事物,循序渐进使用新技术、掌握新方法,积极探索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创新应变中练好调查研究真功夫。(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