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在中东欧的宁波“特使”:讲好中国故事,扩大经贸朋友圈

频道:日韩综艺 日期: 来源

有一群穿行于中东欧国家的宁波人,他们以“敢为人先”与合作共赢精神作为底色,以中东欧博览会为平台,不断扩大经贸朋友圈,成为宁波派驻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特使”。为此,我们特别联系了两位宁波市驻中东欧国家联络处代表,讲述他们的中东欧故事。

每天上午,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中国商城(GD)都会迎来大量前来批发的各地商人,无数产自中国的服装、纺织品、小电器、箱包皮具、家居装饰等商品常常被抢购一空。

“GD”,是波兰华沙中国商城的简称。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由中国人投资修建的商城,如今容纳了来自中国、越南、乌克兰、波兰的超过1500个商家。由于这里几乎全部是销售来自中国的商品,因此也称为欧洲最大的中国商品批发市场。每位在华沙的中国人,将这里视作在波兰奋斗开始的地方,更当成家。

“我们波兰华沙中国商城(GD)至今已运营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经历了中国商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韩宝华称,中国商品以优良的性价比遍布欧盟和部分独联体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得到了欧洲客商的普遍接纳和认可。

当前中国商城(GD)是中东欧国家中最大的亚洲产品分拨中心,拥有6座商楼和1500多个店铺,其中90%的商品来自中国,已然成为波兰,乃至中东欧国家中醒目的“中国符号”。

他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由于中东欧国家部分民生用品需依赖进口,而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填补了这些空白,同时中东欧国家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中国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则成为中东欧国家出口产品急需进入和不可替代的市场。

“中国产品受到波兰民众的青睐,同时也希望国内的更多优质品牌能够走进波兰(欧盟)市场,为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上的长远发展和生存开始布局。”韩宝华称。

在波兰度过30多年时光,韩宝华多次带领GD中国商城向波兰当地警察局、消防队、教堂、孤儿院等机构捐款捐物,成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友好的民间使者。

“当今世界的需求和走向就是能够互联互通互动互益。”韩宝华称,中国向世界开放,宁波的中东欧博览会正是具体体现。

2022年,宁波市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额共计45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但他认为还“远远没有达到高峰上限值”。

韩宝华称,首先中国企业家对中东欧国家的国情了解还远远不够,认知程度还有限,这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其次,中国市场对中东欧国家的一些优质产品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也影响了双边国家年贸易额的增长潜力。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贸易交流有巨大的互补性,只要重视中东欧国家的需求和呼声,贸易交流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韩宝华称。

“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宁波华欧国际交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志丰表示,他于2015年到匈牙利从事酒类等商品的进出口生意,同时兼留学、文化艺术交流和旅游等工作,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宁波市驻中东欧国家联络处代表,肩负促进和推动宁波和中东欧国家深化双方经贸交流的使命。

应志丰介绍称,匈牙利是一带一路倡议首个签约的欧盟国家,匈牙利人对中国市场的增长和潜力非常重视。

“一些匈牙利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们的质量和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华为手机,小米,格力电器等在匈牙利都有不错的口碑,目前宁德时代也在匈投资建厂。”应志丰称,因此部分匈牙利企业家和投资者把目光放在了中国市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当然也有部分匈牙利人对中国市场存在担忧,例如不同的商业文化、语言和法律环境等问题,但总体而言,匈牙利人对中国市场和产品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中东欧博览会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拓展中东欧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中东欧国家可以向中国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文化,同时中国企业也可以寻找到更多的商机和合作伙伴。这种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加强中东欧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区域之间的发展和繁荣。”应志丰称。

他认为,中东欧博览会具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是促进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博览会,可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经济联系,为双方的贸易合作营造更好的环境。其次是加强文化交流,中东欧国家一直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通过中东欧博览会,可以让中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东欧国家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色,从而加强两个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他看来,中东欧博览会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企业搭建高质量的商贸合作平台,随着中东欧和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开放,博览会为两个区域的企业和商家提供了机会,搭建了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贸易平台,促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

“中东欧国家的教育水平非常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教育交流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深化。双方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了积极的合作。”应志丰称,这次中东欧国家多所著名高校也将来宁波参加教育交流大会。

他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存在互补性:首先是资源互补。中东欧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木材、石油、煤矿等,而中国则在工业、制造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有着突出的实力。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共享,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双方生产效率和质量。其次是技术互补。中东欧国家在工程技术、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雄厚的优势,而中国则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转移等形式实现互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贸发展,还可以推动技术的升级和转型。”应志丰称。

在他看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还存在市场互补。中东欧国家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其市场潜力和消费能力受到高度关注。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可以实现市场互通,为彼此的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两者之间的经贸合作将为双方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双方在贸易交流中需要加强信息交流、政策沟通、风险管理和控制、贸易后续服务和支持等方面的合作,以保持相对确定性,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实现共赢和合作。”应志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