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母亲节特刊】法官,你十五年前在庭审中说得每一个字我都记得

频道:情感动漫 日期: 来源

“妈妈”,只是叫一声,就能带来无限感动。荏苒岁月中,温柔与坚强并存,无私与无畏常在,她用尽毕生的温柔守护,只盼孩子一生无忧。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不是超人,只是为了孩子,她竭尽所能让自己无所不能。

孩子由妈妈来守护,妈妈又由谁来守护呢?如果母亲的权益受到损害,法院挺身而出,护你周全。在这母亲节里,让我们走进法院,聆听法官维护母亲权益的暖心故事。

法官,你在法庭上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得

董怡妤法官生病了,但是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她还是打起精神前往单位。因为没有力气不能自己开车,就打了一辆滴滴车到单位。滴滴师傅是一位女士,从上车伊始,就不断打量她。几分钟后师傅问:“请问你是不是董法官?”。董法官甚是诧异,戴着口罩还能被认出来。

滴滴师傅连忙说,十几年前你在镇康法院的时候办理过我的变更抚养权案。我永远记得当时我前夫在法庭上耍无赖,为了不让我得到女儿抚养权,对我提出很多无理要求,我是多么伤心、无助。是您,严厉地批评了他,法条、法理、情理一一道来,他才服气地同意把女儿的抚养权变更给我。

后来我带着女儿回到耿马生活,现在孩子十七岁了,五年前考上了易成中学,现在在市一中读高中,很听话成绩也很好,从来不让我操心,为了陪她读书,我就到临沧开滴滴车。十多年来我一直记得您在法庭上对我前夫说的话,每一句、每一字,历历在目。到现在我还是感恩遇到了您,感谢您帮助了我,让我和女儿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的家庭变得不像从前那样幸福,暴躁、不和睦、不团结,妈妈为了维护好这个家,一直在坚持,即使被打、被误解,她还是在一直坚持……”这是次子李某乙在委托书中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沈娟法官的心,身为母亲的她,暗暗下决心,要认真审理这个案件,给这个操劳的母亲、两个受伤的孩子一个满意答案。

这是一起郭某与丈夫李某离婚纠纷案,原告郭某诉求与丈夫解除婚姻关系,孩子归其抚养,并对家庭财产进行分割。马台法庭沈娟法官进行庭前调解,双方都同意解除婚姻关系,在孩子抚养问题上双方分歧较大,长子李某甲已成年,次子李某乙刚满16周岁,根据民法典规定,法官与李某乙进行单独沟通交流,孩子明确表示愿意跟随母亲生活。在进行财产分割过程中,考虑到案外第三人有份额,法庭决定进行另案处理。

在财产分割中,沈法官组织干警到当事人家中对家庭财产进行一一登记,家庭财产涉及种类较多、价值金额较大,法庭干警认真核对,特别是价值不菲的昔归茶,法官认真标记什么种类的茶叶有几箱、几斤、几坨,不漏任何一个细节。

庭审中,两个孩子一致认为母亲为家辛勤操劳,做出贡献更大,应该将家庭所有财产由父亲、母亲平均分配。被告李某母亲认为家庭财产应该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分割,且茶树是其进行栽种管护,茶树应该归其所有……。

沈娟法官抽丝剥茧,抓住问题关键,协调政府、司法等力量,来到原告家中,共同商讨分配方案,经过长达10个小时的说法明理,最终形成房产、车辆、存款、茶叶等财产按比例分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调解协议,充分保障了老年人、母亲、孩子等各方权益,妥善化解这起纠纷。

事后,大儿子带着母亲将一面写着“苦口婆心解纠纷,耐心细致为民安”的锦旗送到了临翔法院,紧紧握着沈法官的手,连连表示感谢,“要不是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我家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现在家庭的所有事情处理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家都心服口服了”,儿子满脸笑容,感谢法院维护了他母亲的权益,让母亲这么多年的付出得到法律的认可。

廖某,现年85岁高龄,长年卧病在床,已失去基本的劳动能力,长女未尽赡养义务,廖某将其长女告上法庭,要求支付赡养费。

廖某与丈夫共生育五个子女,陈某为廖某的长女。2010年5月17日,廖某与陈某签订《协议书》,对廖某的赡养问题及家庭土地承包范围进行明确约定,廖某将所属的承包田地附条件赠与给陈某,如该承包田地被国家征用,无论土地补偿费多少均归陈某所有;陈某自始负责廖某平常的衣食住行、看病治疗等生活......。上述协议签订后,廖某的承包地已被国家征用。自2020年5月起,廖某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而廖某一直跟随三女儿陈某玉共同生活。

大女儿陈某辩称,2010年5月17日与廖某签订《协议书》系廖某违约在先,2011年间廖某的承包地被征收,当时土地补偿款11万元,廖某在未告知陈某的情况下给予廖某小儿子陈某昆,廖某未按协议执行给予已经违约,所以陈某就不按协议履行赡养义务。

姜泽贤法官向陈某讲明,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生活困难及廖某违反《协议书》为由,拒绝支付抚养费,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亦不符合传统道德观念,在法理和情理中,我们都要保护老年人妇女的合法权益。审理时结合廖某的实际需求、子女情况、双方的收入以及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酌定陈某每月给付廖某2000元赡养费。

法官每年要办理几百个案件,接触成百上千的当事人,结案后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当事人。可老百姓或许一辈子就只和法院打交道一次,就是这样一次交道,往往成为群众人生的转折点。

临翔法院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在办案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家事来办,作出既符合法律又符合情理的裁判,以理教人、以法服人,用法治力量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让“她”被保护、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

原标题:《【母亲节特刊】法官,你十五年前在庭审中说得每一个字我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