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频道:奇幻动漫 日期: 来源

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中国同中亚五国30余年合作的成功密码。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减贫、教育、物流等领域的深层次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同样在4月,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库奇卡罗夫率队在云南省专题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在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林下三七种植示范基地,看到遮阴网下一棵棵三七苗长势良好,库奇卡罗夫感慨:“这里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国青年见多识广,积极创业,带动大家致富,非常棒!”他表示,班利村的发展,折射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推动世界减贫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近年来,减贫合作已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合作的亮点之一。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表示,他从中国的生动实践中获得启发,多次强调“愿意了解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减贫经验”,并派专家和政府官员到中国学习,以推进乌减贫事业。

今年1月,第二期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来自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15名专家和官员参加了线上培训。去年6月,西南大学举办了面向乌兹别克斯坦专家和官员的首期研修班。“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需求,我们邀请国内专家进行了各有侧重的课程安排。”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谭琳告诉记者,针对乌兹别克斯坦的需求,课程设置了中国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的主要做法及启发等内容;针对塔吉克斯坦的情况,课程安排了新媒体时代的电商营销策略等内容。

培训结束后,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官员哈桑尼·卡拉姆左达向学校发来邮件说:“对我们而言,这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研修活动,感谢中方的精心组织。”许多学员也表示,希望能够有机会来中国参观学习,实地了解中国的乡村振兴风貌。据了解,今年重庆市外办、乡村振兴局以及西南大学将继续举办减贫与发展研修班,为相关国家探索减贫与农村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9年前,17岁的伊赫拉斯·萨帕尔格李迪耶夫(中文名“阿理”)一抵达北京,就迫不及待地让朋友带他去爬长城。“太壮观了!”阿理说,那是他第一次来中国。

阿理来自土库曼斯坦,中学毕业后选择到中国留学。“我先后在中国的3个城市学习生活。”阿理在杭州学习了1年中文后,在西安读了4年本科,2020年到兰州大学读研究生。从中文一字不识到读写流利,阿理如今不再把自己当“老外”。今年硕士毕业后,阿理打算继续留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为土中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中亚五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不断加深。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并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

大约半个月前,努尔兰所在的工厂因库存原料紧张,向无锡这家企业发出聚酯切片紧急订单,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包装。如果这批货物不能于5月底运抵,工厂将无法及时交付成品,面临巨额贸易索赔。在收发货人的共同努力下,该货物申报计划被优先处理,货物于5月1日从无锡运抵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11天后顺利发往塔什干。努尔兰感慨道:“本来我们已经做好了赔款准备——完全没想到无锡工厂不到半个月就能顺利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