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音乐剧《觉醒年代》在北京进行首轮演出。13场演出,场场爆满,甚至高达1080元的前座票也几乎销售一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我看过两遍,没想到一年多后还能近距离看到音乐剧版。不知道音乐剧会不会比电视剧还震撼?”首演现场,观众李女士兴奋地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剧改音乐剧的火爆,《觉醒年代》并非孤例。2022年3月,《隐秘的角落》音乐剧版在原剧开播近两年后登上了广州大剧院。热播剧如何在舞台上“唱跳”?音乐剧怎么演绎张东升“带你爬山”?对于此类改编的好奇,牵动着剧粉和音乐剧粉两类群体同时走入剧院。据悉,该剧巡演一年至今,每场上座率依然保持在七成以上。而后,《沉默的真相》《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猎罪图鉴》《理想之城》等剧改音乐剧陆续占据国产音乐剧市场,其中《猎罪图鉴》首场开票4分钟便售罄,《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音乐剧版登上微博热搜……新京报记者专访相关从业者,揭秘剧版IP如何改编成音乐剧。 “没有一部音乐剧改编起来是容易的。对于《觉醒年代》而言,真的是一个很困难的事。”不少观众认为,依托成熟的电视剧剧本,音乐剧创作可以事半功倍,但音乐剧《觉醒年代》总制作人、开心麻花演出事业中心制作人张铎却并不如此认为。 电视剧《觉醒年代》共43集,时长30余个小时,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同时交织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者的热血故事……如何将这样完整、成熟,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的长篇电视剧,浓缩至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开心麻花团队经历了为期10个月的艰难取舍。 拿到原剧本后,主创先是把历史时间线、故事线、人物线等逐一梳理出来,然后耗时一个月每天开圆桌会议,探讨、斟酌甚至争论每一个细节的删减。比如原剧中新、旧文化之争展现了两番,一番是陈独秀等人和辜鸿铭,还有一番是跟林纾。但音乐剧最终只展现了第一番。这一下就消化了十集左右的内容。人物关系上,音乐剧中保留了陈独秀父子的故事线,对于陈延年和柳眉这样的人物关系只能“忍痛割爱”。 剧中还有大量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比如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李大钊在工人群体中发表演讲、陈延年牺牲前的回眸等。“创作中我们发现,可能一个名场面都给不到一首完整的歌,在一首歌内我们还要完成数个场景切换。”张铎坦言,像剧中陈独秀从日本回国,有了办杂志的想法,筹措资金,和同僚、伴侣交流,最后站在演讲台前,公布新青年的6个标准……大概四五集的内容,最终在音乐剧里,只能浓缩在一首5、6分钟的歌曲里。 “但我觉得观众可能会看得更过瘾。”同时在剧版和音乐剧版《觉醒年代》中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侯京健表示,“音乐剧一般时长两个小时左右,分上、下两个半场,十几幕,每一幕都是高光时刻,可以把大家带到很燃的状态。但这种燃又不失地气,没有只喊口号,而是用音乐告诉大家这种‘燃’是怎么来的。” 和《觉醒年代》相同,音乐剧《猎罪图鉴》也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作为一部单元探案剧,《猎罪图鉴》虽然只有20集,但包含主线故事在内,共侦破了13个单独的案件。音乐剧首先保留了主线故事,也就是沈翊、杜城从相识到一路破案、成长,再到沈翊能够把罪犯“M”画出来的过程,“因为这是对两个男主最重要的刻画和表现。”缪时客创始人、CEO,音乐剧制作人张志林说道。而其他案件,音乐剧只选取了“美容院案”和“校园头骨案”这两个相对完整,且能代表《猎罪图鉴》“女性互助”主题的故事。 “有的故事太简单,有的故事又太复杂。又要讲主线,又要讲支线,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只能在保证主线基础上,上半场破一个案子,下半场再破一个。真的是两头都要考量。”张志林遗憾道。 而对于《理想之城》《沉默的真相》等只有一条主线,但人物关系庞杂的作品,音乐剧主创选择“整合”角色。音乐剧《理想之城》的编剧陈斯远表示,这次创作是他编剧生涯中,在剧本打磨上投入时间最长的一次。与电视剧版本相比,音乐剧在人物关系方面做了极大精简,强化了剧中角色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比如,音乐剧将原剧中汪明宇、陈思明、徐知平三个配角人物,全部整合在徐知平一人身上,简而言之就是更聚焦。此外,本剧的感情线也将与职场主线并重,苏筱和夏明的“相爱相杀”、苏筱和赵显坤的“亦师亦友”关系相互交织,通过更高的情感浓度为观众带来更过瘾的观赏体验。 面对珠玉在前的热播IP,大部分剧改音乐剧在服化道上也会尽可能尊重原作,以满足庞大剧迷的期待。例如音乐剧《猎罪图鉴》公布演员定妆照后,不少观众就表示其服装、造型就像是从剧里复制出来的。“因为该剧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了,在另外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我认为第一步还是要尽可能还原,才能够更好贴合人物,电视剧观众也能以最快速度进入故事。”但张志林也不排除,如果未来《猎罪图鉴》音乐剧要制作第二、三部,在服化道上会进行创新更迭,以给音乐剧观众带来新鲜感。 而在演员的选择上,音乐剧《觉醒年代》则邀请了原剧主演侯京健再演青年毛泽东。张铎表示,首先毛泽东的人物形象对演员能力要求极高,而侯京健拥有十余次银幕表演经验,可以更精准、快速地把握。同时,他们也希望音乐剧演员能够对原剧的经典塑造“见贤思齐”,一方面给音乐剧演员带来表演经验的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和原剧更深刻的关系建立,拉近与电视剧观众的距离。 但所谓“还原”,更多是一种“致敬”手段,作为舞台艺术,音乐剧仍以舞台呈现效果作为最重要的专业衡量标准。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剧改音乐剧并未邀请大众熟知的影视剧演员,其主演与原剧演员的形象也相差较远。比如音乐剧《理想之城》中饰演苏筱的演员王艺瑾是长发,而剧中孙俪是一头干练的短发。导演肖杰表示,舞台剧是一门演员的艺术,首先演员一定要和角色设定匹配度高,其次也要站在音乐剧专业角度去判断、分析演员的舞台优势。比如北京演艺集团在带领主创主演实地采风时,发现建筑业造价师有很多长头发的女孩,只是进工地、处理工作时会扎起来,“不论着装还是行为举止、说话方式,我们都尽可能地往现实建筑行业的人去还原。” 张铎表示,音乐剧演唱要“以情动人”,让观众了解这个人物此刻所想、思想转变的起伏层次;另外还要达到“真实叙事”。每一次歌咏其实都是在推动情节,要做出行动,要完成人物关系的建立。这些都考验着演员的功底。像《觉醒年代》大部分邀请的都是有过上百场音乐剧历练的舞台演员,“形象上我们可以用服装和造型去帮助,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呈现。” 如果说,影视是影像的艺术,那当其转化为舞台语言,表演空间缩小至几十方寸,360度全景直面观众,如何能让道具、装置都成为故事的讲述者,把抽象构思变成艺术呈现?这极大考验着创作者们的巧思。 作为一部主旋律史诗定位的音乐剧,《觉醒年代》选择了虚实相间的蒙太奇构思,在舞美设计中采用凹字形的建筑结构围住整个舞台,将整体建筑打造成锈迹斑驳的水泥质感,以此渲染那个动荡年代家国即将支离破碎的悲壮氛围;再通过水泥架构中透出的无数道光芒,向观众表达觉醒一代的坚定信念。 《理想之城》则部分规避了剧中工地、公司、厂房,这些在舞台上难以搭建的大场景,而是以竞技场和建筑沙盘作为舞台的主要视觉元素,象征着职场中人物的较量和奋斗。此外,《理想之城》也通过多媒体设计实现“人屏互动”,让多媒体技术参与故事讲述;舞美视觉的灵活运用将辅助演员的表演,让演员的音乐、动作和形体成为视觉的焦点,使人物表演、舞台空间、灯光舞美和视觉影像高度统一。 《猎罪图鉴》同样遭遇如何用舞台形式呈现画像师工作特写、剧中罪犯画像细节等问题。张志林表示,这样细致的镜头语言在舞台上呈现难度极大,只能大胆采用现场实时摄影的方式,将人物的微表情、画画细节,像影视镜头一样,通过实时拍摄同步呈现。例如,剧中设定沈翊通过“溺水”的方式可以找回过去的记忆,“沈翊坠海这场戏份转换到舞台上,我们就要通过场景、舞美、灯光、唱段、表演、多媒体等多个方式配合展现,舞台上呈现他在海中的多媒体(画面)都是我们提前重新建模皮肤,一层一层画衣服的质感展现出来的。”
4月28日,音乐剧《觉醒年代》在北京进行首轮演出。13场演出,场场爆满,甚至高达1080元的前座票也几乎销售一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我看过两遍,没想到一年多后还能近距离看到音乐剧版。不知道音乐剧会不会比电视剧还震撼?”首演现场,观众李女士兴奋地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剧改音乐剧的火爆,《觉醒年代》并非孤例。2022年3月,《隐秘的角落》音乐剧版在原剧开播近两年后登上了广州大剧院。热播剧如何在舞台上“唱跳”?音乐剧怎么演绎张东升“带你爬山”?对于此类改编的好奇,牵动着剧粉和音乐剧粉两类群体同时走入剧院。据悉,该剧巡演一年至今,每场上座率依然保持在七成以上。而后,《沉默的真相》《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猎罪图鉴》《理想之城》等剧改音乐剧陆续占据国产音乐剧市场,其中《猎罪图鉴》首场开票4分钟便售罄,《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音乐剧版登上微博热搜……新京报记者专访相关从业者,揭秘剧版IP如何改编成音乐剧。
“没有一部音乐剧改编起来是容易的。对于《觉醒年代》而言,真的是一个很困难的事。”不少观众认为,依托成熟的电视剧剧本,音乐剧创作可以事半功倍,但音乐剧《觉醒年代》总制作人、开心麻花演出事业中心制作人张铎却并不如此认为。
电视剧《觉醒年代》共43集,时长30余个小时,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同时交织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者的热血故事……如何将这样完整、成熟,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的长篇电视剧,浓缩至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开心麻花团队经历了为期10个月的艰难取舍。
拿到原剧本后,主创先是把历史时间线、故事线、人物线等逐一梳理出来,然后耗时一个月每天开圆桌会议,探讨、斟酌甚至争论每一个细节的删减。比如原剧中新、旧文化之争展现了两番,一番是陈独秀等人和辜鸿铭,还有一番是跟林纾。但音乐剧最终只展现了第一番。这一下就消化了十集左右的内容。人物关系上,音乐剧中保留了陈独秀父子的故事线,对于陈延年和柳眉这样的人物关系只能“忍痛割爱”。
剧中还有大量被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比如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李大钊在工人群体中发表演讲、陈延年牺牲前的回眸等。“创作中我们发现,可能一个名场面都给不到一首完整的歌,在一首歌内我们还要完成数个场景切换。”张铎坦言,像剧中陈独秀从日本回国,有了办杂志的想法,筹措资金,和同僚、伴侣交流,最后站在演讲台前,公布新青年的6个标准……大概四五集的内容,最终在音乐剧里,只能浓缩在一首5、6分钟的歌曲里。
“但我觉得观众可能会看得更过瘾。”同时在剧版和音乐剧版《觉醒年代》中饰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侯京健表示,“音乐剧一般时长两个小时左右,分上、下两个半场,十几幕,每一幕都是高光时刻,可以把大家带到很燃的状态。但这种燃又不失地气,没有只喊口号,而是用音乐告诉大家这种‘燃’是怎么来的。”
和《觉醒年代》相同,音乐剧《猎罪图鉴》也对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作为一部单元探案剧,《猎罪图鉴》虽然只有20集,但包含主线故事在内,共侦破了13个单独的案件。音乐剧首先保留了主线故事,也就是沈翊、杜城从相识到一路破案、成长,再到沈翊能够把罪犯“M”画出来的过程,“因为这是对两个男主最重要的刻画和表现。”缪时客创始人、CEO,音乐剧制作人张志林说道。而其他案件,音乐剧只选取了“美容院案”和“校园头骨案”这两个相对完整,且能代表《猎罪图鉴》“女性互助”主题的故事。
“有的故事太简单,有的故事又太复杂。又要讲主线,又要讲支线,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只能在保证主线基础上,上半场破一个案子,下半场再破一个。真的是两头都要考量。”张志林遗憾道。
而对于《理想之城》《沉默的真相》等只有一条主线,但人物关系庞杂的作品,音乐剧主创选择“整合”角色。音乐剧《理想之城》的编剧陈斯远表示,这次创作是他编剧生涯中,在剧本打磨上投入时间最长的一次。与电视剧版本相比,音乐剧在人物关系方面做了极大精简,强化了剧中角色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比如,音乐剧将原剧中汪明宇、陈思明、徐知平三个配角人物,全部整合在徐知平一人身上,简而言之就是更聚焦。此外,本剧的感情线也将与职场主线并重,苏筱和夏明的“相爱相杀”、苏筱和赵显坤的“亦师亦友”关系相互交织,通过更高的情感浓度为观众带来更过瘾的观赏体验。
面对珠玉在前的热播IP,大部分剧改音乐剧在服化道上也会尽可能尊重原作,以满足庞大剧迷的期待。例如音乐剧《猎罪图鉴》公布演员定妆照后,不少观众就表示其服装、造型就像是从剧里复制出来的。“因为该剧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了,在另外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我认为第一步还是要尽可能还原,才能够更好贴合人物,电视剧观众也能以最快速度进入故事。”但张志林也不排除,如果未来《猎罪图鉴》音乐剧要制作第二、三部,在服化道上会进行创新更迭,以给音乐剧观众带来新鲜感。
而在演员的选择上,音乐剧《觉醒年代》则邀请了原剧主演侯京健再演青年毛泽东。张铎表示,首先毛泽东的人物形象对演员能力要求极高,而侯京健拥有十余次银幕表演经验,可以更精准、快速地把握。同时,他们也希望音乐剧演员能够对原剧的经典塑造“见贤思齐”,一方面给音乐剧演员带来表演经验的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和原剧更深刻的关系建立,拉近与电视剧观众的距离。
但所谓“还原”,更多是一种“致敬”手段,作为舞台艺术,音乐剧仍以舞台呈现效果作为最重要的专业衡量标准。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剧改音乐剧并未邀请大众熟知的影视剧演员,其主演与原剧演员的形象也相差较远。比如音乐剧《理想之城》中饰演苏筱的演员王艺瑾是长发,而剧中孙俪是一头干练的短发。导演肖杰表示,舞台剧是一门演员的艺术,首先演员一定要和角色设定匹配度高,其次也要站在音乐剧专业角度去判断、分析演员的舞台优势。比如北京演艺集团在带领主创主演实地采风时,发现建筑业造价师有很多长头发的女孩,只是进工地、处理工作时会扎起来,“不论着装还是行为举止、说话方式,我们都尽可能地往现实建筑行业的人去还原。”
张铎表示,音乐剧演唱要“以情动人”,让观众了解这个人物此刻所想、思想转变的起伏层次;另外还要达到“真实叙事”。每一次歌咏其实都是在推动情节,要做出行动,要完成人物关系的建立。这些都考验着演员的功底。像《觉醒年代》大部分邀请的都是有过上百场音乐剧历练的舞台演员,“形象上我们可以用服装和造型去帮助,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呈现。”
如果说,影视是影像的艺术,那当其转化为舞台语言,表演空间缩小至几十方寸,360度全景直面观众,如何能让道具、装置都成为故事的讲述者,把抽象构思变成艺术呈现?这极大考验着创作者们的巧思。
作为一部主旋律史诗定位的音乐剧,《觉醒年代》选择了虚实相间的蒙太奇构思,在舞美设计中采用凹字形的建筑结构围住整个舞台,将整体建筑打造成锈迹斑驳的水泥质感,以此渲染那个动荡年代家国即将支离破碎的悲壮氛围;再通过水泥架构中透出的无数道光芒,向观众表达觉醒一代的坚定信念。
《理想之城》则部分规避了剧中工地、公司、厂房,这些在舞台上难以搭建的大场景,而是以竞技场和建筑沙盘作为舞台的主要视觉元素,象征着职场中人物的较量和奋斗。此外,《理想之城》也通过多媒体设计实现“人屏互动”,让多媒体技术参与故事讲述;舞美视觉的灵活运用将辅助演员的表演,让演员的音乐、动作和形体成为视觉的焦点,使人物表演、舞台空间、灯光舞美和视觉影像高度统一。
《猎罪图鉴》同样遭遇如何用舞台形式呈现画像师工作特写、剧中罪犯画像细节等问题。张志林表示,这样细致的镜头语言在舞台上呈现难度极大,只能大胆采用现场实时摄影的方式,将人物的微表情、画画细节,像影视镜头一样,通过实时拍摄同步呈现。例如,剧中设定沈翊通过“溺水”的方式可以找回过去的记忆,“沈翊坠海这场戏份转换到舞台上,我们就要通过场景、舞美、灯光、唱段、表演、多媒体等多个方式配合展现,舞台上呈现他在海中的多媒体(画面)都是我们提前重新建模皮肤,一层一层画衣服的质感展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