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战争期间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大部分都被关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这座战犯管理所也关押了很多知名的战犯,比如杜聿明、王耀武等人,这两人在战犯管理所中表现较好,第一批得到特赦,但是也有顽固战犯,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才被特赦。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顽固战犯,他在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甚至拒写悔过书,还声称是因为自己的表哥没把自己教好,如果写悔过书,也应该是表哥写。这位顽固战犯是谁呢?他为何又有如此口气?这位战犯的名字叫文强,他的姑姑文七妹就是主席的母亲,因此文强与主席是姑表兄弟。文强出生于1907年,湖南人,1926年考入黄埔四期,成为一名黄埔学生。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文强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包括林元帅以及总理的弟弟等人,他也在此期间加入了我党。
1927年,文强参加了南昌起义,失败后文强回到湖南老家,在老家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进入四川,进入二十八军从事兵运工作。可惜的是,因为叛徒出卖,文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经过组织营救才顺利逃出生天。虽然逃出生天,但文强的这次被捕经历还是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出狱后被相关同志误解,文强也被处以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他一气之下赶到上海,想找组织申诉,可惜当时顾顺章叛变,破坏了上海的地下党组织,文强走投无路,只能重新回到老家。
前面我们说了,文强是黄埔学生,是蒋介石的门生,湖南老家肯定不是他的久居之地。1936年,文强经过湖南将领程潜的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加入国民党后,文强开始从事情报工作,深得戴笠信任,在抗日战争期间陆续被任命为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以及北方区区长等职务。文强多次立下战功,比如曾经推测出日本要进攻珍珠港。解放战争初期,文强继续在军统部门从事情报工作,他一直想脱离情报系统,1948年,机会终于来临,文强回到湖南老家,担任了长沙“绥靖”公署的办公厅主任。不过,文强在老家并没有待多久,淮海战役爆发前,他前往徐州,担任了杜聿明的副总参谋长。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文强与杜聿明一起被俘虏,之后被关进解放军官团改造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文强被移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战犯管理所中,他也是一位顽固的战犯,每次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要求他写悔过书时,文强直接拒绝,并扬言:“主席是我的表哥,总理是我的老师,林元帅是我的部下,如果说我的思想有问题,那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也应该是他们写,我不写”。文强的表哥就是我们的主席,也因为这层关系,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也不好强逼他写悔过书,而文强也一直拒绝改造,因此他一直没有得到特赦,直到1975年,国家特赦最后一批战犯时,文强才恢复自由。
被特赦后的文强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他留在北京,担任了政协文史专员等职务,生活也得到妥善的照顾。晚年的文强还担任了黄埔同学会理事,他利用自己的身份为两岸的和平做了很多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两岸和平。2001年文强去世,终年94岁。参考资料:《高级战犯文强沉浮》詹幼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