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发稿,J同学已经斩获了6所综合大U和巴纳德文理学院的转学offer。 罕见的不是她拿到这么多录取,而是她同时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2所全美并列第一的公立校录取。 她来自美本Top80左右的大学,通过转学直升近60名,用现在的流行梗来形容就是:相当炸裂! 目前顶尖大学的转学录取结果还未发布完毕,但小藤已迫不及待采访了J同学的规划导师,分享了这位普娃逆袭的故事:
导师不但把各个申请学校该专业方向的前提课程要求一一整理出来,还让J同学选了一些有难度、含金量高的课程来展现自己的能动性以及在数学领域的学术水平。 她非常擅长时间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出色完成了选课计划,还主动在导师的建议下又修了9门线上课程。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安排,没有一定的自律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是根本无法达到的。 在大多数高三毕业生忙于庆祝、游玩等活动时,J同学利用这段时间做了一个理工科相关的科研,上了大学还见缝插针跟着南加大教授做了金融和证券分析的科研。 对于导师给她挑选的的2个社团活动,她也积极参与其中: 辅导不同专业的大一学生去学习微积分课程等;跟其他生物和工程专业的同学去做建模,预测猴痘的传播趋势。 这种互动很好的体现了J同学跨学科应用的能力以及服务精神。
J同学有新加坡、中国和美国这3个国家的受教育经历,所以她对于文化交流的认知比同龄人更加成熟,这一点在社团活动也有体现。 除了导师帮助J同学找活动,她自己也没闲着,在学生会中还争取到了组织线上春晚筹办的活动。
邀请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以及因为疫情只能待在国内的学生一起跨国连线。 导师原本以为这个活动就是如此简单,但意外的是,J同学最后通过资源还邀请到了中国驻当地的外交使馆的大使发表了新年祝福词。 我们常常吐槽申请同质化现象很严重,J同学的所有活动,比如辅导课程、建模分析、线上活动...看起来也很“廉价”,并没有多高大上。
但她敢于做到比别人多走几步,结果总给人带来惊喜。这种出彩并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无限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利用身边资源。 如果邀请到了外交大使送祝福这事还无法证明这个孩子的魅力,那她在非遗传承中打破传统规则,绝对让很多人为之震惊! 中国川剧变脸这项非遗传承传男不传女,这一规定充满了封建思想色彩,也是对女性的一大歧视。 但我们的J同学并未对现存的权威妥协,而是挑战权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说服变脸大师,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规则,成为了川剧变脸的传承人! 这段独特的经历最后也写进了文书,成为她被3所顶尖UC系大学和巴纳德学院录取的关键!
J同学申请的学校类型非常多样,有加州大学、也有私立和文理学院。所以文书创作,针对不同大学,同样的题材采取了不同的叙述方式。 加州大学的转学文书是八选四,除了一篇必写的Why major,剩余的3篇文书导师都选的是能体现J同学文化背景的内容。 比如用非遗传承来体现J同学争取女性平等或公平竞争的权益,这也符合加州大学对于政治正确的关注。 加州大学每年的申请量非常大,招生官不可能非常详细的阅读,只能流水式的审查。
而它的文书字数又比较少,没有办法展现更多关于J同学如何去为更多女性争取平等机会的内心成长,所以只说干货,客观地陈述事实,无法长吁短叹。 其他学校,比如巴纳德学院字数更多,相同的题材,导师和J同学在陈述的过程中会调整角度,更关注内心活动以及情绪的变化,用细节性的内容来体现故事感。 创作文书就像做菜,什么菜系用什么方法,就像UC和其他学校对应的不同文书风格,而一道具体的菜用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制作可能最后的味道千差万别。 所以文书创作关键在于个人如何挑选能展现自己的素材以及陈述方式,就好像一道菜如何掌握火候和调味品的使用,来达到“别有一番风味”的效果。 对于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书,Julia Ma老师在最后的分享中也给出了个人的见解: 首先,要有代表性,一眼就能让招生官看出孩子的故事非常独特。 因为招生官看过的文书千千万,胃口也变得越来越挑剔,能让他们从几万人中记住你,那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要有冲突和细节,不要用中式思维去说同一件事。 而是要有起承转合,有冲突,有挑战,也有解决方案和细节描述,来增加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