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部姐弟恋题材的电视剧刷屏朋友圈,名为《爱情而已》。
这部剧自开播来,广受好评,豆瓣评分8.3,是国产剧中难得的高分,被称之为姐弟恋“天花板”。
有人说,《爱情而已》讲的不单单是爱情,更多的是成长。
如果仅仅只是一场姐弟恋,大概并不会引发这么多人的共鸣。
在这部剧里,能看到双向奔赴,也能看到人生的双向救赎。
一个是22岁的运动员,年少轻狂,遇见爱情后,逐渐褪去稚嫩,变得成熟稳重。
一个是32岁的职场“社畜”,在工作中屡屡失意,当“小男孩”闯入自己的生活中,开始正视内心,抓住幸福。
一段好的亲密关系,可以超越空间的局限,能够突破年龄的壁垒,实现个人成长。
尽管《爱情而已》已经收官,但伴随它的“姐弟恋”话题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其热度依旧居高不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姐弟恋”成为不少国产偶像剧的“流量密码”,大量这类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像《下一站是幸福》、《理智派生活》、《炽道》等等。
艺术源于生活,“姐弟恋”被频频搬上荧幕,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姐弟恋”被越来越多人所接纳和推崇。
近几年,“姐弟恋”的兴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传统婚恋关系的革新。
自古以来,在婚姻中女性最被看中的便是生育价值,所以传统婚姻里,男大女小成为主流。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许多热门言情小说里,以成熟、帅气、多金的“大叔”设定为卖点,深受读者喜爱。
尽管期间也有一些“姐弟恋”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但并没有掀起风浪。
直到2020年,宋茜和宋威龙主演的《下一站幸福》爆火,直接打响“姐弟恋”的名号。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思想、有阅历的成熟女性同样值得被看见,历经岁月所留下的美,是一种独特的魅力。
如今的女性,早已不是囿于闺阁之内,活在方寸之间的传统女人。
她们用实力告诉观众,30+的姐姐同样能够霸屏荧幕,展现别样的风采。
最开始,受固有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并不看好“姐弟恋”题材的影视,但人往往逃不过“真香定律”。
文章里公布了一则数据:1990年,按照结婚的年龄,“男大女小”的婚姻模式占70%,“男小女大”的婚姻占13.32%。
“男大女小”的婚姻从70%下降到43.13%,而“男小女大”的婚姻则从13.32%上升到40.13%。
一方面,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经济独立,不必再做传统婚姻中的“贤内助”。
并且,在社会的高压力之下,情绪稳定、思想独立的姐姐对于许多男生而言,更具吸引力。
“姐弟恋”并不是近两年才兴起的潮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研究者曾对1990、2000、2010年北京、江西、广东等11个省份进行分析,发现“男小女大”的婚恋比例显著增大。
年龄所带来的焦虑逐渐缓解,对于爱情,她们更关注于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