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共创作80余部作品,其中不少经典后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例如《控方证人》、《东方列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等等,都是非常经典而又备受影迷欢迎的影片。
《东方列车谋杀案》在全球被翻拍了多个版本,你可能不了解推理作品,但一定听说这部电影的名字,2017年福克斯才翻拍了一部全明星豪华版。而能与《东方列车谋杀案》齐名、在大陆地区称得上一代人侦探电影启蒙作的,就是1978年版《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是推理作品史中的开山立派的鼻祖级人物,暴雪山庄模式(孤岛模式)、乡野别墅模式、恐怖童谣、作案预警、叙述性诡计等常见推理写作手法,追根溯源都能在阿加莎的作品中找到的影子。
不过《尼罗河上的惨案》这部经典作品,就是经典老牌侦探电影。案件丝丝入扣,剧情设计巧妙,始终吸引着观众的兴趣。同时保持着阿加莎作品一贯人物复杂的特点,案件嫌疑人数量多且几乎每个人都有作案动机,因此观众很难提前猜到凶手。
电影剧情改编非常尊重原著,只要简化了部分人物,而关于案件推理的部分,几乎是完全遵从原著的细节。但电影秒在直接将侦探波洛推理中想象的画面直接呈现给观众,几乎没有隐藏关键信息,但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找到其中的伏笔。
对于电影史不了解的观众,可能看不出这套演员阵容的强大,但如果认真翻阅下演员的简历,就会发现电影的阵容真是强到“令人发指”。众演员中有五位五位奥斯卡影帝/影后获得者,以及一位金球奖影后。
男主侦探波洛的扮演者彼得·乌斯蒂诺夫,是两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扮演者,侦探助手雷斯上校的扮演者大卫·尼文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获得者,而饰演的范斯凯勒太太的贝蒂·戴维斯,更是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获得者。
如此多演技派的演员共同出演一部电影,真是让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熠熠生辉。但这群表演艺术家们,表现得都非常“克制”,没有故意的炫技,而是甘当绿叶,才成就这样一部特有韵味的影片。
阿加莎年轻时曾在埃及开罗生活过三个月,这次旅行让阿加莎对埃及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在写《尼罗河上的惨案》这本书时,阿加莎又亲自跑到埃及取经,如今她住过酒店,仍然保留着她曾经生活过的痕迹。
1978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将金字塔、尼罗河、卡纳克神庙、狮身人面像等充满埃及神秘色彩的元素搬上了荧屏,除了烘托电影的氛围之外,也将通过镜头将当地的美景呈现给观众们。
影片凭借着出色的场景搭建,和获得奥斯卡最佳的服装设计,成功再现了当地独特的异域气息,至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所以这部影片又被称作是“尼罗河的风景宣传片”。
《尼罗河上的惨案》从拍摄至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但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影片并没有被岁月的灰尘所掩盖,反而是孕育除了时代的质感,让这部经典电影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