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自2008年《钢铁侠》的上映以来,一直备受欢迎,并且成为了现代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系列之一。
尤其最近上映的两部电影,一部是第四阶段的收官之作《黑豹2》,一部是第五阶段的开篇之作,《蚁人》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
两部本来应该承上启下的作品接连扑街,不仅是中国,甚至在国外《蚁人3》的烂番茄新鲜度也只有47%,和漫威最差的《永恒族》持平。
漫威的超级英雄角色一直是观众黏性的重要因素,观众最熟悉的超级英雄其实就那几个,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黑寡妇,然而他们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只能由新英雄出来接手。
可随着老英雄离开,新英雄未长成,整个世界观的故事线的逻辑和延续性也在减弱,这也影响了观众对漫威电影宇宙的热情和期待。
现存的这几个英雄也缺少钢铁侠、美国队长那样挑大梁的角色,票房号召力自然也就不在了。
漫威电影宇宙的创作陷入了套路化模板,观众开始感到审美疲劳,漫威的电影经常采用相似的故事情节、角色性格和视觉特效,很难带给观众新鲜感和惊喜感。
毕竟,随着观影量的增加,观众对漫威电影宇宙的期待和口味也在改变。
在第四阶段漫威电影强调世界议题、展现不同类型的文明,但在落地环节只做到了表面的多元。
核心价值观仍然是强者愈强、杀百救一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需要更为细腻、复杂的情感叙事和更多新的元素。
漫威电影宇宙缺席内地市场已久,人们已经习惯了没有漫威的影院,国内漫威迷的大量流失也是票房不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