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五一游开启“人从众”模式 00后是主力 粤、闽、浙、辽等地游客更爱河南

频道:奇幻动漫 日期: 来源

“五一旅游:火了;多地酒店:满了;火车车票:没了……出行计划安排晚了,不知道能去哪了?”距离五一假期不足10天,市民的出游需求爆发,“人从众”模式即将开启。那么,假期玩什么?来咱河南的,哪些省份人最多?咱河南人都喜欢去哪些地方?咱河南的景区哪些最受欢迎?数据显示,音乐节、艺术节、烧烤,“玩得酷”越来越成为众望所归;老君山风景名胜区、银基动物王国、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龙门石窟等是五一假期河南最热门的景点。

另据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目前,酒店、机票、旅游大巴的价格也在持续走高。但是,在今年旅游市场客流回暖乃至激增之时,为什么有旅行社表示,有了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呢?

根据携程、去哪儿、飞猪旅行等平台发布的五一假期旅游相关预测报告显示,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国内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跟团游订单量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其中,2023年五一假期的境内机票搜索热度超过2022年同期290%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110%;住宿行业的火爆程度更是远超预期,五一黄金周”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已达2022年同期9倍以上,相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近200%。

“旅行+演艺体验”在今年五一假期尤为火爆,一场久违的热闹节庆,成为“酷旅行”的标志。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前后全国各地将举办上百场演唱会、音乐节,是演出市场3年多来迎接的首个爆发窗口期。飞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暴增超20倍,部分热门酒店甚至“一房难求”。

据了解,3月至今飞猪上线了多款包含演唱会、音乐节门票以及酒店入住权益的“旅行+音乐”商品,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例如,“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双人套餐”每次开售均秒售罄,“南京咪豆音乐节双人套餐”“成都元气森林音乐节双人套餐”等商品也受到热捧。音乐之外,“旅行+看展”“旅行+电竞”“旅行+刷博物馆”也是年轻人的心头好,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上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

今年五一出行的游客有什么变化?预测报告显示,与2019年同期出行用户的年龄相比,今年整体游客年龄普遍更年轻。从年龄分布来看,截至4月19日的预订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00后游客订单占35%,90后占30%,80后占26%。00后首次超越90后成为假日旅游的主力军。

以河南数据为例,河南游客年龄分布是00后占49%,90后占26%,80后占18%。足见,20多岁的年轻人已是河南游客主力群体。从性别来看,今年假期女性用户比例显著提升。当前女性出游预订占比达64%,比2019年的57%增长7个百分点。携程旅游研究院分析,女性游客显著提升的背后,与女性用户更注重性价比、在意目的地的选择等因素有关,因此更早一步下单规划旅行。

日前,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铁路12306获悉,自从4月15日起五一火车票开售,在去哪儿平台上,郑州-西安、郑州-武汉、郑州-济南、郑州-恩施、郑州-重庆等线路十分火热,其中,郑州-恩施的火车票从4月21日-5月4日的所有班次均已售罄,而郑州-洛阳、郑州-新乡、郑州-信阳等省内热门线路尚有部分余票。近期开通的多城市直达香港高铁线路,仅有少量余票。在去哪儿平台上,开往大理的“有风专列”、开往淄博的“烧烤专列”、开往成都的“熊猫专列”等特色线路,也广受欢迎。

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星级酒店、网红酒店价格持续上升,较2019年同期涨幅超过20%,但价格的上涨并不影响游客的出游热情。据了解,目前有许多酒店、航司看到旅游市场的消费走高,产品不愁卖了,已经暂停了跟旅行社、社会渠道的合作,市场多方竞价的局面被打破,成为酒店、航司自主控价销售,因此,游客会觉得今年的酒店和机票较往年贵了一点。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除了国内的酒店与机票价格持续走高,省内旅游大巴的包车价格也大幅上涨。跑了20年旅游大巴的陈师傅表示,今年洛阳是真火,牡丹花会期间人山人海,每天接待其他省份来河南的地接团,基本把郑州的旅游大巴预订完了,现在旅行社五一的用车都是提前20天预订的。

人多了,钱来了,旅行社的日子就一定好过了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老板介绍,今年的旅游市场,让传统旅行社遇到了新的困境,酒店不给房、机票不给政策、大巴预订不到……基本就是景区每年完成送客任务有个返点,其他都没啥利润。再加上,过去三年,许多旅游人转行成功,计调、导游、大巴司机等一线岗位缺人,导致今年旅游市场客流回暖、激增之时,部分旅行社还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

如今,五一假期临近,市场秩序关乎旅游业的生命力。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通过建立“片长责任制”,积极落实执法一线工作人员在日常检查中收集企业经营困难,勉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监督企业合法经营与服务品质,推进旅游企业高质量发展,让全国的广大游客以及郑州市民在旅游出行上看到“郑州风采”。目前,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已通过线上线下宣讲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曝光不合理低价消费陷阱、广泛宣传12345举报热线等“疏堵同施”的方式,不断加强媒体和大众对违法行为的监督,有效遏制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现象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