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双男主探案,不瞎谈恋爱的剧就是爽

频道:中国大陆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刚打开这部剧的时候也没抱什么希望,一是因为迷雾剧场拉跨已久,二是知名演员或不能作为质量保证。

看看《他是谁》和《回响》就知道了。

若是剧本不行,给你一个镶金边的团队也是不成的。

被解救的人质认出了他,并问了他一个问题“当年那个杀人案破了没?”

一个是路边一个穿汗衫凉鞋头发花白的老头(陈建斌饰),正在遛弯买菜,顺手教训了一个影响交通还哔哔的二货。

双男主就以强烈反差方式登场了,当年的杀人案,便是全剧的核心内容

这次不同的是现场还找到了死者杜梅的孩子,一个3岁的小女孩。

孩子太小,又受到了极大惊吓,她的出现对案情毫无帮助。

警方经过排查,所有的嫌疑人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没有作案动机而没有下文。案件走进了死胡同,最终专案组解散,案件也成了悬案。

一名女性死者死后被刻意摆成奇怪的姿势,

江北大队刑警队长陆行知到场后不禁一怔,因为在13年前,就有过类似的案件,且至今未破。

有相似的情况不等于是同一人所为,直到他在现场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物品——一支HB铅笔。

陆行知是理性的,相似度高不能说明是一个人所为,能不能并案需要强有力的证据链支持。

13年前的案件没有人提,他是所有老刑警们的心病,特别是陆行知和他当年是师傅卫峥嵘的。

在调查死者王楠楠的社会情况的时候,法医提交了一个惊人的证据:死者头上的樱桃发圈上,发现了其他人的DNA,是属于13年前第一桩命案死者柳梦的。

陆行知希望已经调去偏远派出所当图书室管理员的卫峥嵘回来协助破案,老卫却拒绝了,当年发生了什么事让卫峥嵘从刑警变成了闲职呢?

1997年和2010年两段故事并线展开,回忆与当下紧密相连。凶手是谁便是贯穿全剧的主线。

除了破案,也说到了职场和生活。

作为一个菜鸟刑警,卫峥嵘就是他的师傅,而“柳梦案”便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命案。

不同的处事方法,思考方式,其实也就是新旧在交替的过程。

卫峥嵘是部队转业,工作认真负责,正义感强,却脾气暴躁,性格偏执,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他看不惯小徒弟的书生气,总觉得他是纸上谈兵。

陆行知正规警校毕业,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稀少。他的想法经常被否定,却一直在学习师傅的方法与总结经验。

当小陆变成了老陆,也有了自己的徒弟小明。

他仿佛变成了当年的卫峥嵘。一样脾气暴躁,看年轻人都不顺眼。

反而当年的老卫,却似乎成了过去的陆行知,开始学习系统的刑侦理论,人也变得温和且冷静。

为什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或者“变老后我就成了你”,这便是人在不同时期的成长和变化。

当你走过了前人所走的路,经历了他们曾经挺住的压力,体会到了同样的心路历程,便会懂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这两人经过了人生的淬炼后,唯一不变的,都是对这案件的执着。

王楠楠的案件尚在侦察中,新的受害人又出现。这次和上次不同的是,死者生前还遭遇过暴打。

观众在看剧的过程中随着剧情不停地锁定凶手,一个两个三个,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很多的剧情前后呼应,像剧中那座古塔,随着时间流逝,依然矗立在山上,它始终面对的方向,就是那些生命最后消失的地方。

第一集出现的红衣女郎里望远镜的视觉,刚好对应了迟永案的细节。

模仿犯的作案,使得原来的侦破方向真正走进了死胡同。

警察也是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是他们一旦犯错带来的后果或许是无法挽回。

对于卫峥嵘来说,他认定的嫌疑人瓜皮的死和初恋白晓芙的死,便是他心灰意冷退出工作组的最大原因。

这里没有完美的主角,各人又有各人的难处。

以卫峥嵘为例,他百分百是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丈夫与好父亲。离婚后屡次对亲生儿子失约,却对初恋白晓芙的孩子极致温柔与耐心。

陆行知却姻缘美满,又为了保护妻儿选择了离婚。

全剧里没有胡乱添加感情戏,有的人将爱情进行到底,而有的人告诉你再浓烈的爱终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变淡。

当有人告诉陆安宁她的身世“你的父亲是个罪犯,母亲是个小姐”,她没有因此而发生扭曲和黑化,并勇敢地面对了心理创伤,替警方找出了一些关键证据。

同样是不幸家庭中的另一个孩子,最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部剧除了惩恶扬善外,也反映了警察这一群体的使命。

当死者已无法发声最后渐渐被人遗忘,警察就是唯一会记得他们的人。

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警察永远不变的初心。

最终回,换上警服的所有警察与门外的群众隔门对望,彼此表达着敬意。

这里面有着当初写在那一摞摞卷宗里的嫌疑人,历经13年,从此他们彼此也真正释怀了。

转场镜头考究,故事情节之间的衔接不突兀,即使双线并行也很好读懂。

这次迷雾剧场押中宝了,终于在被骂声中扳回了一局。

关键词:尘封十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