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常来相城 心想事成|一棵紫藤的“文”脉……

频道:都市电视剧 日期: 来源

传说,嘉靖十一年三月六日,文徵明到王献臣的宅园里,与老友一叙旧情。几巡推杯换盏过后,两个垂垂老矣的人,不免对人生发出诸多感怀。借着兴致,文徵明临苏轼《洋川园池记诗》,并亲手植下了一棵紫藤。

如今这棵紫藤,开在苏州拙政园的边上,紫穗悬垂,灿若烟霞。孙武—文徵明纪念园里的紫藤,便是自拙政园移栽的文徵明手植紫藤。

每年四月,紫藤由沉睡中醒来,一朵两朵,一串两串,似紫色的流苏自花架上蜿蜒而下,真是妙极。

利用天井空间种植紫藤、打造的文藤园,是游客、参观者的休闲区、饮品轻食区。在这里,紫藤花开,落英缤纷,与君同坐文藤园。

孙武—文徵明纪念园里,移栽的紫藤不止一株,文徵明的书房小院有,他墓前的池塘边上也有。

虬曲的藤蔓爬满了钢筋水泥的石壁,这里的紫藤比小院里经历更多风吹雨打,也开得更繁复、更壮美。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他是明代中期江南地区的风雅盟主,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

循着碑刻的“指引”,《兰亭序》《滕王阁序》,这些拓作引着路,文徵明展厅便到了。这里陈列着文徵明的生平事迹、家风家训、书画作品等内容,展柜里的实物则是佐证,将一段段属于文氏家族的历史描绘得鲜活。

放慢脚步,在文氏家族秀丽雅致的绘画、清劲秀雅的书法、时饶逸韵的诗文中畅游,感受文氏家族的博雅多能与世代风范,感悟着那些属于一个时代的文人精神。

书房以文徵明的作品为蓝本,利用明式家具、赏石、盆景等相城非遗精品,细致刻画明式家具陈列的细节、位置,并辅以插花、挂画等美学实践,真实还原一个私人的、雅致的明代文人书房,重现明式美学的生活空间。

现如今,文徵明特色图书馆藏有古籍、文献一千余册,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建筑等类别,其中以线装书为其特色,后期还将持续补充和文徵明及“吴门画派”相关文献,力争打造成为较为完备的文徵明及“吴门画派”文献资料中心。

行至室外,文徵明艺术长廊亦值得驻足观赏。在靠近文徵明墓区一侧的长廊上,可以看到以《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文先生传》《前赤壁赋》等内容为素材制作成的石碑及书条石。

在这里,静静欣赏文氏家族秀丽雅致的绘画、清劲秀雅的书法、时饶逸韵的诗文。

他们身后的树林郁郁葱葱,文徵明的墓躺在里面,树荫间斑驳的影迹和洒落的阳光,一如既往地诉说着此处的静谧。

关键词: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