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636年),唐军攻灭占据甘肃、青海等地的吐谷浑王国,解除了河西走廊的威胁,打通了通往西域(新疆)的通道。西域自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并派兵驻守后,就成为华夏大家庭的一份子,西晋灭亡后,中原丧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天下分裂近300年,这一时期,中原内部战乱不断,自然是无法顾及遥远的西域。后来突厥汗国崛起,统一北方草原,并占据西域,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后,西域为西突厥汗国控制。
如今,大唐攻灭吐谷浑,并在此前的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汗国。大唐的国势如日中天,唐太宗李世民也开始积极谋划“回归西域”战略。当时西域小国林立,其中最强大的国家是高昌国(在今吐鲁番市东南),其地为西域交通枢纽,地处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控扼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也是毗邻大唐凉州的重要国家,高昌还是汉人政权,国王为曲文泰。起初,鞠文泰奉行对大唐称臣的政策,此公还是玄奘西行的重要赞助者。后来,却投靠西突厥汗国,拒绝朝贡大唐,并出兵袭击归附大唐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阻止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朝贡,切断丝绸之路。高昌国一系列挑衅大唐的行为,极大地激怒了李世民,为了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为了大唐的国际秩序,李世民决定出兵惩戒高昌国。
贞观十三年(639年)十二月初四,李世民以曾经的秦王府旧将、自己的嫡系将领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率领数万唐军以及东突厥降将契苾何力所部突厥骑兵远征高昌。高昌距离大唐7000里,期间还有2000多里的沙漠地带,行军条件极为恶劣,稍有不慎,唐军就有全军覆没之危,曲文泰也正是凭借于此,敢和大唐“叫板”。然而,唐军再一次创造了奇迹,在熟悉地形的契苾何力指引下,唐军很快就抵达高昌境内,听闻唐军到了,曲文泰知道大势已去,不久后忧惧而死,其子曲智盛即位。贞观十四年(640年)十四年八月,唐军又攻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俘虏7000余人,彻底歼灭了高昌主力。
此后,各路唐军向高昌城(高昌都城)推进,曲智盛率军迎战唐军,再次大败,只得退守城池,并向“大哥”西突厥汗国求援,试图坚守待援。侯君集到高昌城后,随即开始“土工作业”,他命令唐军填平高昌城的护城河,将高昌城围得水泄不通,并打造云梯准备攻城。西突厥的援军见唐军军容壮盛,不但不敢与唐军交战,甚至在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主动投降唐军,如此一来,曲智盛最后的希望破灭,再无战斗下去的勇气,遂于八月初八打开高昌城门,献上高昌图籍,出城投降唐军,高昌灭国,是为高昌之战。
此战,唐军尽取高昌旧地,得3郡、5县、22城,户8046,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战后,李世民在高昌旧地设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并设置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雅尔湖村附近),通往西域的大门已经为大唐敞开,离开华夏大家庭200多年的西域即将重归华夏。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