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汽车这种传统的机械产物带来了比较明显的转变,从功能的控制、交互,再到一些全新功能与生态的拓展,也让一些新的理念随之诞生,例如汽车将作为众多科技配置的新载体,亦或是车轮上的智能手机。
这其实和现在的手机市场很像,除了头部那几家掌握芯片技术的厂家外,其它很多品牌都是采购不同的零配件来进行组合,随着供应商的能力越来越强,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会变得越来越小,而这个问题正在现如今的汽车市场当中显现。
所以在品牌的营销上面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此前的汽车产品是侧重自身的宣传,或者说是各玩各的,把自身的优势展现出来就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厂家之间互相盯着不放,甚至出现了针对竞品去做针对性的车型应对。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智能科技产品算是更新频率较快的日常消耗品,而汽车则是长期持有的耐用品,所以这就很矛盾,但是这两年的时间内,就有多个品牌出现了老设备不支持更新的消费者投诉,要知道,随用随新可是购买产品时的一大卖点。
所以不能说现在明确了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方向后,就将产品的所有重点都转移至此,如果仅从这两方面来看,智能化显然不是刚需,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点,汽车是一个多种因素影响的商品,百余年发展明确了这一产品的核心属性,若是做成车轮上的智能手机,这或许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这其中最重要且最需要被关注的就是核心技术被人卡了脖子,想当年华为首发5G,现如今全系产品却只能以4G在市场当中生存,若不是芯片被限制,出货量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
但是,如今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两个方面,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市场当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对于那些传统车企的超越,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合力提升一下核心技术?而不是纠结于与竞品的一些细微差异,或是萌生出“自己过不好,那就谁也都别过好”的想法。
未来的汽车市场,能够对品牌真正起到推进作用的是什么?是品牌?是营销?这二者在之前的汽车市场确实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近两年当中,品牌的光环变淡了,营销也快被玩烂了。
这对于市场未来发展其实是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因为这些毕竟是实打实能够给消费者用车生活带来更好转变的技术,而不是通过一些故事、一些概念去给消费者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