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超英电影怎么突然不香了?《黑亚当》给你点启发

频道:科幻电影 日期: 来源

左等右等,没等来官宣,但等来了上线流媒体。

(原本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超英大片之一。

不仅口碑滑坡,连票房,也在第二周后大幅度下跌,全球票房3.55亿,看起来不少,但对比2亿美元的投资,还有巨石强森宣称花了十多年筹备的时间来说……

因为它基本把超英电影下坡路上的坑,踩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虽然分数不高,但某种程度上说,《黑亚当》是属于诚意满满的那一类。

黑亚当就来了一套X战警中快银的名场面。

以快打慢,视人类科技于无物。

从节奏,运镜,BGM,到最后的用发电代替开枪,全面致敬。

最后和超级英雄的对打:

发挥了这一代DC片在动作戏上的长处,几乎重现了Sir当年看《钢铁之躯》打斗的名场面,那叫一个上天下地。

瞬间回到当年看《300勇士》与《守望者》的时候。

如果抱着爽一把的心态,就想看看这个画面,动作和视效表现。

配上大屏幕和家庭影院,《黑亚当》肯定能让观众爽到。

后复联时代,Sir早就不指望超英电影还能给人带来惊喜。

但确实没有想到几个亿的大投资里,剧本的优先级居然会下降到这个地步。

一部分,给黑亚当铺路,让他动手打人。

一部分,给黑亚当擦擦屁股,让他歇一歇再打人。

Sir承认他确实打得还算漂亮,耍酷的花样也多,但改变不了,整部电影里出现的其他剧情、角色,几乎都是给黑亚当搭台唱戏。

她千辛万苦带着队伍又是翻译文献又是躲避追杀地去山谷里寻找王冠。

怕别人找到,所以我要把先它找出来,然后藏到别处,必要时偷渡出境,因为它有强大力量,谁拥有它都太危险。

那问题来了?

一个王冠,它老老实实在那,几千年都没人找到,你就让它继续呆在那不好吗?

这段剧情在电影里的唯一作用是——

Sir充分怀疑这是编剧喝多了,大腿一拍,就这么拍。

女主对着封印,念了两句铭文,结果因为带着祖传的永恒石(当地特产),就召唤出了黑亚当。

这都还不是最无厘头的。

就在亚当出世,杀了好多坏人的时候。

给非漫画迷普及一下,这个协会资格超级老,在漫画里1940年就出现了,是漫画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团队,在DC宇宙里,很多老英雄都曾出身其中,包括闪电侠,绿灯侠,甚至蝙蝠侠和超人都曾是荣誉会员。

但在这部电影里,出场的正义协会几个英雄,面对黑亚当这个主角,毫无制衡能力啊。

《黑亚当》各种强调这回的主角是个反派,黑亚当是个反英雄,像原著漫画里一样,是个超级反派。

他穿上了“反派”的衣服,却没有做出任何一件反派该做的事。

主角杀人如麻了,但杀的依然是坏人。

有内心的彷徨,犹豫,但又保护弱小,知善恶,有牵挂,最终还选择忠于自我成为守护者……

而这个牵挂是啥呢?也是全片最大的反转之一。

因为女主的儿子会和亚当的儿子比划同一个手势,所以唤醒了亚当内心的愧疚与仇恨,他就选择保护女主的儿子了。

正义协会是好的,黑亚当也是好的,不打不相识,加起来就快五个超级英雄了。

已知,亚当杀雇佣兵比踩死蚂蚁还简单,再加上四个能飞能跑能变大还会幻术和预知未来能力的超级英雄帮场子。

一群人类雇佣兵绑架了女主的儿子勒索王冠,五个超级英雄居然把王冠就乖乖交了上去。

(亚当能救下她儿子,那还交王冠干啥???)

却因为反派的死正好激发了王冠的特性,创造出了一个超级Boss——

不,是他。

先吊打正义协会的几个超级英雄,还杀了一个。

Sir咋觉得女主和她的肥宅弟弟俩人都能把这亡灵军团全干掉。

再看另一边,一个不留神,归来的黑亚当直接手撕了这大boss。

这不就是好莱坞版手撕鬼子嘛。

所以说,这是个只有正义协会受伤的世界呗?

他们是该有多弱?

电影结尾,被验证超级厉害的黑亚当傲娇地表示,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守护者。

彩蛋里,人类忧心忡忡,只好请来了超人跟他谈判,给亚当牛逼坏了,邪魅一笑,结束剧情。

所以这电影,除了打戏和特效,讲了个啥呢?

是不是真如网友评价的剧本是AI写的。

给AI下个指令:黑亚当超级牛逼,其他随便。

是超英电影再硬不起来的原因。

一是想象力,一是视效。

在此之上,再谈表达,谈作者性,再去运用所谓的故事技巧,混搭各类风格、元素……

它兴起,发展,乃至横扫全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视效逐渐有能力还原漫画的想象力。

想想看,早期的超人和蝙蝠侠是什么样子?

漫威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又是什么样子?

原著漫画的想象力边界,与电影视效发展的边际效应。

换句话说,一个观众看超英电影,到底是看出圈的超级英雄叙事,还是着眼于令人惊诧的CG特效水平。

但令人遗憾的是,不论是漫画本身,还是电影创作,在这个时代的互联网大潮下,都在发生剧变。

特别是,Sir看《复联4》的感觉,不是在欣赏一个超英电影。

近两年出场的超级英雄电影,尽管有一些作品还能取得高票房,但在口碑上,很难再带来惊喜和突破了。

这已经不能只归结于好莱坞编剧水准的下滑,而更可能的答案是:

漫画的想象力,即使有几十年积累,在当下互联网文化的日新月异面前,依然很难突围。

而CG视效的发展,在达到“以假乱真”之后,也很难再提供给观众新的体验。

这两边,都给传统的超英电影,划定了边界。

不断地想把新的英雄故事,与过去的套路做切割。

但事实证明,只要还有盈利的需求,只要还必须兼顾分级,照顾最广大的受众,传统超英电影就还是在死胡同里打转。

(不兼顾分级,比较任性的,都闯了出来,比如《X特遣队》《死侍》,比如《新蝙蝠侠》)

宣传上想要反英雄,但出来的还是洗白的正经人。

特效上提供一线的水准,但在剧情上功能化严重,全程服务于超英角色的能力表演。

好看是真好看,愚蠢也是真愚蠢。

未来几年,超英电影还能收割大笔的票房,比如像今年的《奇异博士2》。

但作为一个类型来说,传统的桎梏,让超英电影确实在逐步退场。

那些穿着皮套的英雄,是上世纪流行文化的文艺复兴,他们从外表到思想,都在落伍。

在2000年的电影中看,是惊为天人。

在2010年的电影中看,是时代潮流。

但在2022年看。

只是在百年电影史上,一个时间段里一种类型的电影兴起、流行、衰亡,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

而放眼到人类的娱乐史,一种艺术的兴起、流行、衰亡,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换一副面貌,他们也将在最必要的时候出现。

关键词:黑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