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曼底冲出的盟军队伍,水银泻地般涌过欧洲大陆的王冠,通天大道和羊肠小径上尽是他们的身影。
尽管直线距离只有200英里,却远如另一个世界,他们穿过麦茬地和甜菜已熟的农田,教堂的钟声迎候着他们,法国农民们一边用水桶给被晒得滚烫的农田浇水,一边向他们挥手致意。
8月底前,战线已从索姆河上的阿布维尔延伸至默兹河的科梅尔西,这里的一座桥梁,在31日早晨被完好无损地夺下。
一个巨大的新月形,从布雷斯特几乎延伸至比利时,月形中聚集着200多万名盟军士兵和43.8万部车辆,西线盟军与德军的兵力优势为2∶1,坦克优势为20∶1。
美国陆航队和英国皇家空军共有7 500架轰炸机和4 300架战斗机,蒙哥马利指挥的英第21集团军群下辖的15个师占据了一条60英里宽、快速前移的战线,横跨于塞纳河与索姆河之间的旷野上,已将“火箭炮海岸”攻克或孤立。
“火箭炮海岸”指的是德国人设在法国沿岸,朝英国发射飞弹的发射场,8 000枚德军V-1火箭中的最后一批于9月1日晚从法国射出,各个发射营随即逃往荷兰或德国。
另外,还有1 200枚由德国空军飞机在未来几个月中发射,但影响较小,“伦敦之战胜利了!”英国内政大臣宣布。
丘吉尔私下里曾经建议,将德军所有V-1火箭发射设施和德国人沿海峡构筑的工事都应加以摧毁,以防将来万一被法国人所用。
布拉德利指挥的美国第12集团军群,一共21个师,还有3个师也将很快赶到。
第1集团军的作战区域目前跨度为65英里,两翼都有装甲师加强;而巴顿的第3集团军,则以2个齐头并进的军支撑着右翼。
9月初组建的美国第9集团军,任务是最终夺取布雷斯特,并牵制布雷顿其他港口的德国守军。
那里的德国驻军司令很快屈服,他带着他的爱尔兰随从、大批个人物品和钓具从废墟中现身。“我该休息一下了。”他告诉受降者。
盟军的4个空降师,也在英国重新集结,等待任务的召唤。
德军西线总司令部列出18个师“完全适合”作战,另外21个师则“完全不适合”,16个师“部分适合”,7个师已被“解散”,还有9个师获得“重建”。
陆军元帅莫德尔签署的传单沿着后撤路线播撒,他指出:“我们输掉了这场战役,但我告诉你们,我们仍将赢得这场战争!”
可是,德军计划中的索姆河防线并未形成,士兵们穿过皮卡第、比利时、洛林和阿登向德国边境涌去,一边逃一边嘶声吼:“美国佬再有20分钟就要到了!”
一些紧张的士兵引爆了放错位置的炸药,结果炸断的树木非但没有拓宽通道,反而堵住了道路,西线德军总司令的作战日志中将之称为“可耻的溃败”。
搭乘着卡车或步行的追击者们穷追不舍,美军第1步兵师的一个营,在8月的最后一周前进了272英里。8月29日,他们坐车追赶了22英里,卡车折返回去搭载其他部队后,他们又步行前进了8英里。
8月30日的雨夜,英军第11装甲师彻夜驱车行军,司机们只在每次短暂停下时稍稍打个盹,闪烁的炮火如闪电般勾勒出天际线,烧焦的火药给弹坑边缘装饰了一道灰色的“丝带”,直到繁忙的军用交通将它们碾平。
在兰斯附近的布赖讷,巴顿的先头部队逮住2列拖着70节车厢的火车,车上满载着士兵和从巴黎劫掠的战利品,美军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对准车头猛轰,自动武器朝车厢扫射,击毙50名敌军后,剩下的500余人举手投降。
第3集团军中的一位目击者描述了“操纵机枪对目标扫射时的激动”,坦克炮手则感受着按下谢尔曼坦克的火炮扳机时的愉悦。
但是,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自8月初便出现的燃料短缺问题,已成为盟军向东挺进的最大障碍。
7月底,每辆车的日油耗是6加仑,现在则是18加仑,日油耗变为以往的3倍,在目前的越野作战中,一个装甲师每天需要10万加仑燃料。
容量为5加仑的油罐仍是主要的燃料运载工具,盟军最高统帅部的后勤人员绝望至极,他们甚至萌生了动用战列舰,将汽油桶拖至法国海滩的念头。
一个加拿大军已连续数日停步不前,英国第2集团军辖有8个师,其中2个师仍停在塞纳河,以便让另外6个师继续前进。
美第1集团军辖下的一个军停滞了4天,军部的指挥人员到处讨要汽油,好让指挥车动起来。
第3集团军对燃料的需求最为迫切。8月31日,他们派出17辆坦克赶往凡尔登夺取默兹河上的一座桥梁,除其中3辆,其他坦克都在途中耗尽了汽油。
巴顿的燃料仓库在前一天收到的3.2万加仑燃料,还不到第3集团军需求量的1/10。他的G-4(后勤参谋)认为,车用燃料的补给“极度危急”。
“该死,布莱德,”巴顿告诉布拉德利,“只要给我40万加仑汽油,我保证在两天内把你带入德国。”
不过,盟军继续向前,必要时依靠步行,他们穿过一个个挂着自制美国国旗的村落,那些纸张或枕套做成的旗帜上,用白色笔画着一颗颗圆点状的星星。
在追击的过程中,令人眼花缭乱的谣言四处传播,其中包括来自瑞士的说法:希特勒已逃往西班牙,德国电台的报道称,科隆发生暴动,这使人们感到兴奋异常,但美国分析家们随后意识到,这是盟军心理战小组编造的假新闻。
尽管如此,乐观情绪依然随处可见,布拉德利在9月1日预言,他将于9月10日(星期日)抵达莱茵河,参谋人员已选定了五六个渡河点。
士兵们高呼着“1944年结束战争”。《时代》周刊报道说,从纽约到西雅图,官员们已开始筹划欧洲战事胜利的庆祝活动。圣达菲的一名男子将奖励10美元给“第一个把刊登德国败亡消息的《新墨西哥人报》送至他手中的报童”。
随着胜利“指日可待”,丘吉尔的战争办公室问蒙哥马利,他能否为缅甸空出一个额外的集团军司令部。
五角大楼草拟了一项计划:储存在欧洲的军火,1/5留给战后的守军使用,1/5送往太平洋战区,剩下3/5运回国。
“这里有一种兴高采烈、期待甚至混乱的情绪在蔓延。”英国首相的秘书在9月1日写道。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向记者们保证:“这场战争,在军事上已经获胜。”
就连艾森豪威尔也试图落实这些预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军队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前进……德军已彻底失败。现在,实现整个概念唯一需要的就是速度。”
势不可当的盟军将目标对准了柏林,意图直插德国的政治中心,但一个更现实的中期目标,是该国位于鲁尔河谷的工业中心,这片被煤烟熏黑的椭圆形地带从莱茵河向东延伸了近60英里,将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这些烟囱城市囊括在内。
德国2/3的钢铁和半数以上的煤炭都出自鲁尔区,如果这片地区沦陷,将摧毁德国的化学和军工生产,炮弹和炸药产量预计将下跌40%。
希特勒别无选择,只得防守这一重要地区。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盟军最高统帅部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对鲁尔区发起进攻,很可能使我们获得与敌交手,并歼灭其主力的机会。”
从西面进入鲁尔区的道路有4条,但大多策划者认为只有2条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通行:
一条道路位于阿登(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的大部分地区被这片崎岖的丘陵所占据)北麓,径直朝向鲁尔区,这条路线可以获得盟军海上力量和驻扎于英国的空中力量支援。第二条道路位于阿登南麓,穿过“梅斯山口”。
甚至,在“霸王行动”计划开始前,艾森豪威尔就预想到两条路线同时行进。沿“两条相互支撑的轴线”进行的战略推进,将使敌人的防御被拉伸得更为宽大,使盟军的机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根据需要调整攻击重点。
同时,阿登南麓路线也将对萨尔河谷形成威胁,那是德国西部仅次于鲁尔区的工业中心。
盟军最高统帅部在8月下旬估计,德军在阿登山区西北麓能调集的兵力不会超过11个师,而在南麓不会超过5个师。
艾森豪威尔的策划者们曾建议将第21集团军群的主攻方向放在东北,穿过亚眠和列日,奔向莱茵河;而第12集团军群则发起一场辅助进攻,直扑梅斯并将前者超越。
但是,蒙哥马利对此并不赞同,他在8月18日发给布鲁克的一封电报中,敦促后者将2个集团军群调至阿登北面:“40个师构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此强大的力量将使我们无所畏惧。”
将英美联军的力量集中在北面,能让盟军利用其装甲优势,更快结束这场战争,这对人力短缺的英国来说,是最优策略。
蒙哥马利还认为,需要单独一位指挥官来掌管从塞纳河扑向德国的盟军地面部队:“应自始至终由一个人负责。”他声称,布拉德利赞同这一战略评估。
而实际上,布拉德利没有赞同,大多数盟军高级将领也不赞同,包括蒙哥马利自己的参谋长——绰号“弗雷迪”的弗朗西斯·德甘冈少将。
获知蒙哥马利建议“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只拳头上”后,空军上将特德反驳道:“我始终认为,搏斗中使用两只手更好些。”
8月23日,艾森豪威尔驱车赶至第21集团军群设在法莱斯附近,位于孔代的指挥部,进行了一场耗时、乏味的会谈,德甘冈被允许列席会议,他的参谋长比德尔·史密斯却在蒙哥马利粗鲁的坚持下被排除在外。
当蒙哥马利提出让巴顿的第3集团军停下,从而将更多的燃料分配给其他先头部队时,艾森豪威尔告诉他:
蒙哥马利站在一幅地图前,双手反握在背后,回答说:“赢得战争的是胜利。给民众胜利,他们不会在乎是谁赢得的。”
不过,蒙哥马利从孔代他的厢式车里走出时,已经获得最高统帅做出的部分让步,从而使他的进攻得到加强,包括使用空降预备队和获得补给的优先权。
另外,美第1集团军将调往阿登山区的北部,而非南部。此举将使第21集团军群的右翼得到加强,这是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一些策划者们长期考虑过的问题。
艾森豪威尔还同意对德国的进攻应由单独的一位指挥官负责,但统帅之职不会交给蒙哥马利;相反,艾森豪威尔将亲自担任这一职务。
离开孔代前,他告诉蒙哥马利,在乔治·马歇尔的坚持下,这项安排将在一周内生效。
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在5月中旬就对工作人员口述了一份秘密备忘录,将自己的最终角色,确定为地面部队统帅,同时指出“不必说什么……以表明M(M指代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权或职责会有任何削减……少说为妙”。
“作为一个安慰”,丘吉尔在9月1日将蒙哥马利擢升为陆军元帅,使其军衔等同于艾森豪威尔的四星上将,这种做法,正如英国首相略带恶意的话一样:“将使他们以恰当的身份进行指挥权的变更。”
尽管艾森豪威尔在记者面前称赞蒙哥马利“不仅是亲密、热情的朋友,也是……这场或任何一场战争中最伟大的战士之一”,但这一擢升,还是在盟军最高统帅部内造成了恶劣影响。
“愚蠢至极……我敢保证,这会引起艾森豪威尔……和其他美国人极大的反感。”海军上将拉姆齐在日记中写道。
巴顿在9月1日写信告诉妻子比阿特丽斯:“晋升元帅一事令我和布拉德利感到恶心。”
就连布鲁克也对此深感不快,他告诉一名下属,蒙哥马利“可能是自惠灵顿之后,英国将领中最杰出的战术家。但就他的某些战略,尤其是他跟美国人的关系而言,这几乎是一场灾难”。
正如比德尔·史密斯曾断言的那样,从军事上说,这场战争可能会获胜,但盟军最高统帅部内的“兵戎相见”才刚刚开始。
9月2日星期六。上午,艾森豪威尔乘坐他的B-25专机赶至布拉德利设在沙特尔的指挥部。
宏伟的大教堂位于不远处,两座尖顶延伸至天际,巴顿也赶到这里,用一名军官的话来说,他“傲慢而又聒噪”,挎着一把点38口径的左轮手枪,一名副官端上饮料和从一台冰箱里取出的冰块,艾森豪威尔曾抱怨过:“真要命,每次到你的指挥部来都是喝温威士忌,我真厌了。”
从那以后,他给布拉德利提供了一台冰箱。
在布拉德利的指挥部,巨幅欧洲地图挂在墙上,一个靶心环绕着柏林,穿着作战夹克和伞兵靴的布拉德利主张,立即穿越德军防线,以防止敌人加强被称为“齐格菲防线”的边境防御工事。
他还想要一辆防弹车和几辆装甲吉普车,以便在德国境内穿行,他认为,“沿途的每个城镇”都应予以轰炸,将“他们带给世界的死亡和毁灭还以彼身”。
巴顿以他的名誉担保,尽管补给物资短缺,但第3集团军仍有能力一路杀至莱茵河。“你的名誉值不了那么多钱。”艾森豪威尔笑道,巴顿笑着喊叫起来:“眼下还行吧。”
比德尔·史密斯发来电报,提醒说一场暴风雨正在逼近,于是,会谈匆匆结束,艾森豪威尔的B-25起飞后没多久,右引擎便蹿起一团火焰。
紧急着陆后,艾森豪威尔钻入一架L-5哨兵式轻型飞机的后座,在暴风雨中向西飞行了120英里,赶往科唐坦半岛。
他的新指挥部刚刚启用,就设在格兰佛附近,这又是一座几个世纪来被英国人占领、加强、失守、焚烧、轰炸并来此享受假日的法国沿海城镇。
因燃料耗尽及狂风中的颠簸,加之无法在暴雨中找到一座简易机场,飞行员不得不在距离指挥部不远处的一片狭窄的海滩上紧急迫降,艾森豪威尔帮飞行员将飞机推过沙丘,以免被潮水淹没。
他在沙滩上滑倒,右膝严重扭伤。他将胳膊搭在飞行员的脖子上,蹒跚穿过一片盐碱滩,小心查看着海滩上可能埋设的地雷。
在路上,他们拦下一辆载着8名美军士兵的吉普车,士兵们将艾森豪威尔抬上前座,送往指挥部,随后,两名副官扶着他走进一间卧室。
艾森豪威尔的左膝曾在1912年西点军校对塔夫茨大学的橄榄球赛中受伤,伤势严重到多年来7次入院治疗,但没有哪次事故,比这次的膝盖受伤更加不合时宜,伤处肿胀、剧痛,医生用大量石膏固定住他的关节,并让他无限期卧床休息。
艾森豪威尔不肯测量血压,生怕持续不断的耳鸣,标志着衰弱的身体状况,那会使他被送回美国。
整整18天,这位最高统帅基本闭门不出,只短暂地离开了格兰佛3次,他所住的别墅非常舒适,能看见南面圣米歇尔山上壮丽的景色。
当地的两头奶牛为厨房提供了新鲜的牛奶和奶油,一位治疗师每天对艾森豪威尔疼痛的膝盖,进行90分钟的烘烤和按摩。
即便对一位不需要卧床休息的指挥官来说,格兰佛也是个选址不太恰当的指挥部:位置孤立、远离前线、信号干扰问题非常严重。
一连3个星期,艾森豪威尔只能通过电报、传令兵、皇家空军的应急电报线路或是罕见的单独会面与部队保持联系。
他对第7集团军在法国南部取得的战绩表现出的冷淡,应归结于他在格兰佛的与世隔绝,但被迫隐居也使他得以仔细考虑向德国进军的计划。
与布拉德利和巴顿这两位好友在沙特尔会晤后,他开始后悔过早地在蒙哥马利面前做出让步,于是,他重申了自己沿一条宽大的战线实施多路推进的计划。
在与盟军海军司令拉姆齐共进午餐的2个小时中,艾森豪威尔抱怨说,蒙哥马利似乎觊觎着布拉德利的汽车运输能力,以便让第21集团军群“独自挺进柏林。而这需要给美国军队下达一道彻底停止前进的命令”。
蒙哥马利的观点当然更加微妙,他绝不会赞同美国第1集团军停止前进,但拉姆齐将这些冠冕堂皇的建议斥责为“蒙蒂式废话”。
9月4日星期一,艾森豪威尔通过电报告诉手下的将领们:“我们在西线击败敌人最好的机会是对鲁尔和萨尔区发起进攻。”
先前,燃料被优先供应给第1集团军以支持蒙哥马利,巴顿的推进因此受到掣肘,现在,他将重新获得动力。
微薄的汽油补给将平分给美国的两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每天可获得3 500吨。“我们现在必须尽可能拉伸敌人的战线,用前所未有的力度。”艾森豪威尔在当天发给马歇尔的信中写道。
被激怒的蒙哥马利私下里抱怨说,艾森豪威尔似乎“有个奇怪的想法,那就是每个集团军司令部必须拥有一个平等、公平的作战份额”。
鉴于后勤补给的局限性,他坚持认为:“唯一的策略是让左路部队停下,实施右路突击,或是停止右路部队,采取左路突击。”左路(他的部队和美国第1集团军)对准的是鲁尔区,理所当然该获得物资补给的优先权。
就在当天,蒙哥马利便发给艾森豪威尔一封“仅限亲阅”的辩驳信,他写道:
我们现在已处于可由此向柏林发起一场强有力攻势的阶段,很可能可以攻入那里,从而结束对德战争。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维持两路强有力的推进……
如果,我们试图采取一种妥协的解决方案,并分拆我们的资源,那么,两路推进都无法确保其力度,战争将被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