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措施密集出台,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本报今起开设“走进市场看信心”专栏,结合当前开展的“消费提振年”和“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深入一线调研采访,反映各地区各部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新作为,展现各领域各行业经营主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4月10日至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行。以“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为目标,本届消博会展览面积比上届增长20%,汇聚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个消费精品品牌,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超过5万人……本届消博会参展品牌数、新品发布数、总进场人数等各项指标均创新高,充分展现出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生动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复苏释放的强大动能。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本届消博会,2000多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荷仕兰(中国)乳业集团总裁伦樱杰说:“我们在第二届消博会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了400%,本届消博会预计同比增长200%。”华彬集团资深副总裁卢战表示:“消博会越办越好,我们从中获得更大发展机遇。”促进国内外品牌和市场更有效对接,消博会为跨国企业打造了共享市场机遇的平台。
举办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一季度,商务部组织开展了迎春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两大主题活动,举办了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了老字号嘉年华、中华美食荟等重点活动;北京、天津、河北联手举办京津冀消费季,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烹饪协会举办绿色家居消费节、国际餐饮产业博览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营造了促消费浓厚氛围,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带来更多优惠与便利。
在德国卡赫展台,工作人员手持一个加油枪形状的清洁装置,按下开关,喷嘴瞬间喷出高压蒸汽,冲刷出镜子边缘的污垢。“清洁过程只需水和电,避免了化学剂残留可能引发的过敏反应。”卡赫中国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消费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本届消博会上,众多来自国内外的“高、新、优、特”产品集中亮相,折射出我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在消博会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展台,一张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摆放在显眼位置;在交通银行展区,使用了可降解材料的绿色低碳主题信用卡占据了大幅海报……绿色消费元素随处可见。
时尚消费亮点突出。时尚消费走热,是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重要体现。在上海,开在弄堂里的私房菜,因为独具风格的装修和菜品,吸引各地客人前来品尝;在北京,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里,年轻人排队体验潮流零食、咖啡茶饮、艺术书籍、家居设计品……
本届消博会上,国潮国货备受青睐。保利文化、景德镇制等一批国内消费精品和老字号集中展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在钟薛高展台,从起名、口味再到设计,均由AI参与甚至主导的“AI冰棍”让不少追新的消费者专程前来。在“时尚精品展区”,K11集团的展品琳琅满目。来自全球各国的艺术家将设计融入日常家居,把时尚带给更多消费者。
新产品丰富新选择。在天猫国际“城市骑行”展区,戴上VR眼镜,骑上山地车,眼前的场景徐徐展开,吸引着体验者继续骑行。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一期迎宾大厅,华为春季旗舰新品首展首秀拉开了序幕。在巨幅宽屏上,由华为P60系列手机拍摄的照片清晰显现,让台下的观众直观感受到产品性能。
直播带货等线上购物模式,让消费者购物更加方便。1至2月,我国线上购物较快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8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场景更加丰富,消费市场恢复向好的势头将更为强劲,一定能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