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一女子开豪车住豪宅买奢侈品,却申请到一套公租房,该女子还公然嘲讽买商品房的业主,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质疑。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工作人员对海报新闻记者称, 申请此类住房的条件包括年龄、社保、住房情况等,“但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工作人员还称,若发现有问题可举报。
据海报新闻报道,网传截图显示,自2017年起,该名张姓女子就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高调分享自己的奢华生活。在她发布的内容中,曾有自驾游“油费8千多、过路费6千多、餐饮2万1左右”、买房“刚交了钥匙,近100平”、买包“28500,灯光下还带着点闪”、“没啥吃的,吃了一天的黑松露鲍鱼饭和烤海参”等内容。
公开资料显示,被誉为“网红”项目的深圳凤凰英荟城项目,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装配式保障性住房项目,位于光明凤凰城区域,与地铁6号线长圳站无缝接轨,并可一站换乘13号线等公共交通。该项目还采用了装配式建筑、装修先进式设计理念,木地板、鞋柜、橱柜、抽油烟机等均为高配,旨在打造公共住房建设领域的“样板房”。
此次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两种户型,三人家庭可认租建筑面积65平方米左右的二房户型,四人及以上家庭可认租建筑面积65平方米左右的二房或8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户型。基准租金标准为19.62元/月·平方米。
以凤凰英荟城公租房为例,65平方米的两房和80平方米的三房每月租金支出为1300元和1600元,而在凤凰英荟城周边的住宅光明1号,70~89平方米的二房或三房租金约为4500~5000元/月。
与此同时,上述女子也被网友扒出,疑似有一套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房子,并且也曾入围天和南苑安居房项目候补认购家庭名单。
看起来生活富裕的张女士为何还能申请到公租房?对此,记者联系到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工作人员称, 申请此类住房的条件包括年龄、社保、住房情况等,“但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
北京晚报4月16日发表评论称,公共租赁住房,是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租住公租房有双门槛,即收入低、住房条件差等。也就是说,作为一项惠民保障政策,公租房项目首先为了帮助住房困难群众解决居住条件问题。
如果上述网传属实,有着如此奢华生活的女子居然能够申请到公租房,无疑透露着“鸠占鹊巢”的违和感,其中的诡异更是令人生疑。一方面,《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轮候与配租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共同申请人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另一方面,深圳市的公租房并没有那么容易申请,据此前报道,截至4月4日,深圳市共有422895人正在排队轮候公租房。面对如此庞大的候补群体,如果“炫富女”所言为实,则不仅是在抢占公租房资源,更是在破坏社会公平。
按照住建局工作人员的说法,申请公租房不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炫富女”的确可能符合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合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要求住房困难家庭或者单身居民申请租赁保障性住房需要满足家庭财产总额或者单身居民个人财产总额不超过本市规定的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财产限额;今年《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增加了收入这一条。核查家庭财产总额,而不核查家庭收入,如此规定,一个家庭总收入年薪百万的“月光族”,岂不是也符合标准?保障困难群体住房才是公租房的初衷,这个原则不应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