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央视新闻援引郑州市金水区联合调查组消息,针对的是曾经被很多人所熟知的抗癌共享厨房。
可是明明是一个公益性的事情,慈善的事情,为什么突然引起了官方的通报和调查呢?
事情很简单,在4月11日的时候,共享厨房的合伙人之一张贴了一张告示,大概内容就是,坚持了9年经营困难,坚持不下去了。这个告示张贴出来以后,就有人出来捐款。
如果事情到了这一步也还不算什么,却突然被曝出创始人名下有多套房产,并且拿着善款填充私欲,这个事情被举报出来以后,很多人就坐不住了,议论纷纷,也让官方下场开始调查。
经查,“共享厨房”合伙人张某某家庭名下有90.2平方米小产权房一套、40.52平方米小公寓一套,分期付款购买白色马自达3轿车一辆。社会爱心人士赠予款额579888.25元,款项保存在银行卡、微信及支付宝中,均未支出。赠予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正在清点中,当事人已停止接受各类社会赠予。对社会爱心人士赠予的款物使用情况,将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监管。
还好的是,一个家庭90平的小产权房和小公寓,其实如果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都能实现,只要是工作,挥霍善款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而疑问的是,为什么就这么一件事情让人那么不痛快?甚至于通报出来了以后依旧很多人觉得绝对利用慈善赚钱了。
或许很多人眼中的慈善只有两种,一种伪慈善,打着慈善的幌子赚钱,这种通常赚的盆满钵满。另外一种真慈善,舍己为人的慈善行为,自己过着穷苦日子,也要救济他人,这种才叫高尚。
而这第二种想法的人是否过于自私呢?善心是尽一份力,而不是要求人要抛弃自己的一切,如果是这种善心不要也罢,不然施助者一定会变成求助者。我们也要明白,绝大部分的帮助都是尽一份力,而不是要求他人痛苦,不然谁敢尽一份力?
而对于这起事件,如果调查的详尽,那么这个共享厨房至少是在做着一部分慈善的事情,如果真的是敛财,或许赚的钱早就不只是如此,而且无数人都会想办法去做,但是为何会那么少?
说到底,很多人知道这个事情吃力且不讨好,特别遇到病,毕竟世界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