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郑耀先原型,潜伏国军20年得老蒋信赖,红色间谍第一人,他是谁

频道:中国大陆电视剧 日期: 来源

老蒋有这么一号,2000多人被打,最后地位没有丢失。这一战,让老蒋后来任命他为国民党国防部作战部主任,他也成为了老蒋的心腹之一。我们党的很多干部当年也对他深恶痛绝。

而这样的一号人物,晚年在我党却享受着副军长的待遇。此人就是内战时期我党在国军中安插的最大红色特务郭如贵。解放战争时期,郭将军潜伏在国民党高层,为我军获取大量情报,为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郭汝贵将军坚定的革命道路。

将军郭汝贵1907年出生于铜梁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但因时代变迁,其父常在家议政,批判北洋军阀的腐败黑暗。郭如贵是听着父亲的话长大的,开始对北洋的军阀权贵深恶痛绝。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还在念中学的郭如贵,就受到老师胡子霖的影响,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好感。1925年中学毕业后,在表弟川军司令郭汝栋的建议下,决定到黄埔军校读书。当时,国共合作还是第一次。黄埔军校的大部分政治指导员都是共产党员。

郭如贵在学校经常受到共产主义的影响,她有加入共产党的愿望。后来,郭汝辉得知他的同学兼好友袁敬明是共产党员,他希望袁敬明能帮助他加入共产党。但是,因为他的表弟是川军军阀,所以组织决定对他进行考察和测试。

将近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此时,郭如贵的表弟已经是川鄂边防司令部副司令员了。该组织希望郭如贵能去四川说服他的表弟郭汝栋,阻止四川军阀出兵与蒋介石合作。然而,表弟在答应郭如贵的同时,却已经勾结了蒋介石。在川军中,郭汝贵被表弟安排担任政治部委员。

之后,他在川军中到处宣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信条,痛斥蒋介石造反。种种举动,不仅让郭汝贵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红色人物,还为他赢得了未来的妻子、女学生方雪兰的爱。郭汝贵在川军中的种种表现,得到我党袁敬明的看中,经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可是没过多久,袁敬明就离开四川去外地打工了。这时,郭汝贵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在川军待了三年。1930年中原战争爆发,蒋介石调集川军防守。三年失联的袁敬明此时偷偷来到营地,希望郭如贵能带领自己的三营与红军作战。

期间,袁敬明似乎无法将信息获取到位。郭如贵率领的三营被红军全歼,自己也身负重伤。此役过后,为加强对部队的控制,蒋介石要求表弟郭汝栋彻底消灭队伍中的共产党人,并专门派黄埔学生主持此事。

一向圆滑的表姐,提前把她认为是共产党员的同志打发走了。郭如贵虽然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但因为她刚来川军时的反蒋言论,她的表姐却不承认。敢贸然留他,提出送他去日本留学。

这时候,郭如贵又和组织失去了联系。想到留学归来能更好地为我们党服务,她便同意了表姐的建议,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不久,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郭如贵和一众学生气呼呼地回国,进入陆军大学继续学业。

后来,郭如桂毕业后,因不想参军与我党作战,进入大陆研究所继续深造。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蒋介石才在张学良等人的劝告下,才同意联合抗日。这个时候,郭如贵觉得是时候出来了。

经陆军大学同学介绍,郭汝贵担任陈诚所属第14师参谋长。淞沪会战中,郭汝贵率领42旅旅长在敌机数十架的轰炸下,亲自带领部下坚守阵地,并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留下遗书。

此战,42旅与日军打了7天7夜,从8000多军到2000多,阵地也没丢。这一战,郭如贵从一个被战友鄙视的书呆子变成了军中名将。在嵩湖之战中,郭如贵表现出了勇猛的战斗精神。但实际上,他的战术策略更为出众。

在武汉的作战会上,一向羞于炫耀的郭如贵质疑德国顾问拟定的作战计划,直言不讳地说明计划的不足之处,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蒋介石下令重写新的作战计划。在随后的武汉战役中,各军都执行了郭如贵新拟定的角色挑战计划,没有出现重大伤亡。

在这次会议上,郭汝贵果敢直率,特别受到蒋介石和陈诚的青睐。后来在国民党军队中逐渐得到提拔,在抗日战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战事的发展,郭如贵的官场越来越大,但进入上流社会后的所见所闻,却让郭如贵对老蒋和国民党十分反感。

郭如贵一直记得自己是共产党员。他希望自己能回到我们党的怀抱,苦于没有联系方式,直到1945年郭如贵认识了共产党的同志。中共中央南方局.

郭如贵向董必武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以及他想回到我们党的心愿。后来,党组织经过研究,希望郭汝贵能继续留在国民党,为我党打探情报。两人密谈后不久,郭如贵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三司司长。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郭汝贵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党我军提供了大量核心情报资料,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支特种部队。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前夕,何应钦在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提出保卫长江必须保卫淮河。他决定以徐州至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为重点,命郭汝贵制定作战计划,提交蒋介石审查。

这个计划在下发给国民党将领之前,已经私下转给了解放军司令部。后来,郭汝贵又密谋诱蒋打到徐州郊外,致使国军在徐州战役中节节败退。这也是杜聿明以后数次怀疑郭如贵是共产党的原因。

另外,郭如贵当时虽然在国民党,但是作风非常严谨,不贪财,不近女色。杜聿明曾对何应钦说,他怀疑郭如贵是共产党员,但何应钦只是希望他不要起疑,除杜聿明外,其他人都同意郭如贵的作战计划。

杜聿明曾对老蒋说郭如贵不一般,结果被老蒋骂了一顿。杜聿明觉得单打独斗没有用,反而会失去老蒋的信任,也就不再谈了。只是杜聿明生前还在质疑郭如贵是起义还是卧底。郭如贵只说两人只是政见不合,并没有说实话。

国军三场决战战败后,郭汝贵担心老蒋将战败归咎于他人,决定引咎辞职,希望回到解放区,但党组织希望他能单独控制一场军队起义,然后就有了,1949年12月10日,郭如贵在宜宾地区发动的上电起义,彻底打破了蒋介石固守西南的计划,为起义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政治活动中,郭如桂受到了种种影响,但对党的忠诚让他一次次渡过难关。但在1908年,郭先生亲自写信给中共,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反映他经过多年要求加入中共,经中共组织批准后,重新加入中共。

他主动给重庆卫戍区的军官教英文,也没收钱。组织拨款给他修房子,他也上交了党费。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编修了中国兵师史,完成了近40万字的郭汝贵回忆录。这部回忆录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

台湾一些媒体大肆发表文章,痛斥他是汉奸,把台湾战败归咎于他。好像没有他做卧底,就没有失败。这真是太荒谬了。郭如贵先生知道后,只说战争的失败要靠人民的拥护,根本不在乎那些失败者的愤慨。1997年,郭如桂将军在送女儿去机场的路上,因车祸去世,享年90岁。

关键词: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