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狂飙》为什么火?听听郑晓龙、侯鸿亮、高希希怎么说

频道:都市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只有经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作品,才是好片子,不是获奖的、挣钱的。”昨天,导演郑晓龙在“2023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说。作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盛会,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向来有着风向标般的引领作用。在此次年会上,包括郑晓龙在内,导演高希希、李路、张永新等齐聚一堂,从《狂飙》聊起,共同探寻“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道路与新范式。

今年热播的《狂飙》成了年会上大家争相讨论的话题。曾经推出过《大江大河》《山海情》等作品的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侯鸿亮说:“《狂飙》不但鼓舞了播出平台和制作公司,也让我们看到创作的天花板又一次被捅破了!”在郑晓龙看来,不仅是《狂飙》,还有《人世间》《风吹半夏》这些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都在创作中实现了突破,他说:“电视剧的创作者需要有一点坚持的精神,唯有坚持理想,才能够有突破。” “如果创作者不能真正脚踏实地、感知当下,不能敏锐地洞察时代之变、社会之变、城市之变、生活之变,就不能实现中国都市剧新的突围。”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王磊卿说。当然,突破性的创作并非信马由缰,需要沉下心来。导演李路说自己在拍完《人世间》后至今“一个合同没签,一直在认真地多看东西,多学习”。今年上海出品的《破晓东方》赢得了观众的点赞,导演高希希说:“最重要的创作原则是扎根,把根扎清楚。现在,有很多戏都在漂,那些创作者老在揣摩观众想要什么,但让他们扎扎实实面对人物,面对创作结构的时候,自己心里其实没有数。”

说到真实性,《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认为“真”不仅仅是对主旋律题材、年代剧、历史剧真实氛围的复原和重新建构,“除了技术层面的真,更要投入创作者情感的真。”张永新说。在拍《觉醒年代》时,起初扮演陈延年的演员并不了解陈延年,尽管也查了资料,看了书,他脑海中还是模糊的概念。“直到现场开拍,那天下着很大的雨,0℃左右,他一遍遍地走戏,也终于走近了烈士的心,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能指导他们在今后的表演中秉持着‘真’的情感。” 值得一的是,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多元创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对此,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总编辑王娟说:“用七年时间打磨的《三体》,打开了科幻的赛道,未来我们也会运用大量新的技术和制作方法,进一步投入科幻题材开发。” 无论是哪一种题材,想要通过电视剧“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创作中要跟观众共情,共情当中还要燃情,点燃观众心里的激动和希望,这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创作主张。”(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

关键词:风吹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