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心形脸鸟,为了繁衍后代,它会“离婚”寻找新的伴侣。张涛的心形脸扁平立体,上面长满了绒毛,远看就像一张“猴脸”。事后,普洱市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鉴定,这只“怪鸟”是一只仓鸮[xiāo],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谷仓猫头鹰是猫头鹰科猫头鹰科的大型猫头鹰。它经常出现在傍晚和夜间。它是老鼠的好猎手和益鸟。但分布范围并不广,仅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少数地方有记载。
01猫头鹰长着猴脸,形状像桃心,又像切开的苹果。乍看像猴脸;再一看,它就像一个立体的桃心,周围环绕着一圈橙色的绒毛。
一位动物爱好者切开一个苹果,对比了一下,发现仓鸮的脸很像切开的苹果形状,真是又萌又怪异。从侧面看,它的脸又是另外一种形状。因此,谷仓猫头鹰有“千变万化的脸”之称。
心形的白脸上点缀着两只栗褐色的眼睛,就在它的正前方。它有一件带有深棕色斑点的白色羽毛外套。胸部和腹部的羽毛大部分是白色的,飞行时可以看到,翅膀的下面也是白色的。还有带红棕色羽毛的谷仓猫头鹰。
在野外观察了几天仓鸮,你会发现它的可爱只是它的外表,面对猎物时它勇敢而敏捷。
通常,仓鸮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捕食。它们是夜行动物。它有时静静地站在树枝上,等待着。它经常活跃在田野、沟渠等田鼠出没的地方,也会活跃在居民的谷仓里捉老鼠。
02擅长伪装。栖息于树洞或岩石缝隙中。它通过呼叫宣布其领土所有权。
仓鸮对栖息环境要求不高,不像其他鸟类喜欢筑巢。他们都找一个树洞或岩石的缝隙作为他们的住所。
他们擅长伪装。在他们休息的白天,他们用棕色和有斑点的羽毛作为巧妙的掩护。他们总是站着睡觉,单脚站立,身体微微前倾,低着头,半闭着眼睛,仿佛睡得很舒服。
白天懒洋洋的,晚上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一下子精神起来,从一个可爱的孩子变成了勇敢的“猎人”。它柔软的羽毛让它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飞翔;它灵敏的听觉让它能够更清楚地识别田鼠的影响,并能准确判断出十米外猎物的位置。
谷仓猫头鹰在飞行和休息时喜欢叫,但叫声相当难听。一些年长的人认为他们的电话不吉利,所以他们讨厌他们。事实上,声音是他们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他们声明域名所有权的方式。它捕猎时,也会发出刺耳的叫声。
总结一下谷仓猫头鹰的生存技能:发达的杆状细胞让它们拥有良好的夜视能力;独特的面盘和头骨结构可以帮助它们通过声音定位猎物;头可以大幅度转动,不用转身,可以观察周围的情况。
03拥有白色的羽毛,可以吓唬猎物,更容易捕捉到食物。不同的羽毛颜色在它的捕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瑞士洛桑大学生态与进化系的研究人员AlexandreRoulin、LuisSanJosé及其同事使用GPS追踪器监测了红白谷仓猫头鹰在不同月相期间的捕猎成功率。
红色的仓鸮伪装能力更强,而白色的仓鸮更容易暴露在月光下让猎物发现。不过,白色仓鸮很容易被发现,但更容易捕捉到猎物。为什么?
研究人员将两种颜色的仓鸮标本穿过绳索,观察田鼠的反应。他们发现,在满月的情况下,田鼠会被一只白色谷仓猫头鹰羽毛反射的光弄得瘫痪。光线越强,田鼠保持静止的时间就越长。
正因如此,长着白色羽毛的仓鸮,在满月的条件下,白色羽毛反射的光能吓到猎物,然后毫不费力地捕捉到猎物。
除了羽毛颜色的不同,不同的月亮也会影响仓鸮的捕食成功率。月光越强,红色仓鸮被田鼠发现的概率越高,捕猎成功率越低。
04爱情是反复无常的。为了繁衍后代,仓鸮“离婚”,另觅新伙伴
虽然仓鸮是一种以老鼠为食的可爱猫头鹰,但它们一夫一妻制,很少见面,有“不忠”行为,但“离婚”和一个新的伙伴。
根据《进化生物学》发布的一项新研究,研究人员对谷仓猫头鹰进行了长达24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约有23.5%的谷仓猫头鹰会陷入离婚的漩涡。
研究共观察了634对仓鸮,166对还在一起,51对分居,离婚率约为23.5%。离婚后,雄性谷仓猫头鹰将留在原来的繁殖地。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仓鸮传统上是一夫一妻制,但如果繁殖不顺利,它们就会离婚另寻配偶。仓鸮为什么要“离婚”?
其实仓鸮的“离婚”也是为了更好的繁衍后代。因为生育能力差,他们选择“离婚”,然后各自寻找新的伴侣。
谷仓猫头鹰的繁殖力很强,通常每年可以产两窝蛋,每窝最多可达11枚。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的“约定”。如果一年内孵出的幼鸽数量不多,双方都可以选择“离婚”。
仓鸮乖巧可爱。他是著名的老鼠捕手。他专门吃老鼠。除了在野外抓田鼠,他还在居民的谷仓里抓老鼠。据统计,每天捕鼠3只左右,一年消灭1000多只老鼠。
谷仓猫头鹰是我们的好朋友,但在某些地区滥用杀虫剂导致它们“食物中毒”。我们应该多关注仓鸮,保护好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