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中山大学送给马克龙一份特别的“礼物”

频道:科幻电影 日期: 来源

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高松的陪同下,马克龙从怀士堂出发,沿着红砖绿瓦、树木葱茏的校园中轴线步行,感受古色古香的百年校园。

“我们的康乐校园林荫密布,植物种类有近千种,许多百年古树见证了我们学校的历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面向未来的人。”高松说。

在中山大学体育馆,马克龙以“与中国青年的见面会”为题开展交流活动,作分享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传承中法友好关系薪火,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青年一代的智慧和力量。”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对马克龙总统到访中山大学的欢迎辞中说。高松还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发展概况以及与法国交流的深厚历史渊源,重点介绍了与法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成果显著。

在交流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代表学校向马克龙赠送纪念品——图书《孙中山与中山大学》。

《孙中山与中山大学》一书由中山大学档案馆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孙中山和中山大学校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拉法兰与中国的奇妙缘分,已延续半个世纪。1971年,23岁的拉法兰便游历香港、澳门,第一次来到中国。

2002年至2005年,拉法兰担任法国总理。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当时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取消访华,拉法兰仍坚持来访,并为中国提供了医疗援助。

2005年5月辞去总理职务后,拉法兰继续活跃在民间外交舞台上。自2006年担任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以来,他多次举办与中国有关的主题研讨会。

拉法兰也时常奔走在中法经贸交流第一线。在2010年至2018年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期间,他每年都率领法国乃至欧洲高级经贸代表团与会,得到中国领导人接见,为法中两国政经高层的沟通与交流牵线搭桥。

拉法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与世界”电视辩论上发言。

20世纪70年代,当时只有3万人口的深圳,想与有3.2万常驻居民的法国夏岱勒罗市结为友好城市。时任夏岱勒罗市的友城事务谈判官员勒内·蒙诺里预见了深圳的发展,他建议深圳更适合与当时有38万人口的维埃纳省建立友城关系。

如今,深圳人口已达到夏岱勒罗市的数百倍之多。拉法兰曾为此感慨万分:这足以反映出近40年来两国截然不同的变迁,“因此,我们需要到中国去”。

1976年,他随法国青年政治家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内地,考察了多个城市,其中就包括了广州。

“街头巷尾的孩子们,他们对外国人很热情,脸上带着微笑。我在兴致盎然中,朦胧感觉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在力量。”多年后,他对这次中国内地之行仍记忆犹新。

自1976年首次访穗至今,拉法兰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广东尤其是广州,成为他观察中国变化的主要窗口。

拉法兰将自己对广东最深刻的印象总结为“开放”,并认为广州是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一个样板。

拉法兰此前一次访粤是在2018年4月6日至8日,作为法国总统中国事务代表到访广州,并出席了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的《国际政要见证广东改革开放40年》纪录片开机仪式。

拉法兰为纪录片开机仪式上的醒狮“点睛”。

在这次访穗中,拉法兰还前往广州美术学院发表演讲,分享了中法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演讲结束后,拉法兰与广州的小学生进行了一场“迷你”乒乓球赛。赛后他与小球员互赠乒乓球拍,并在现场回忆起首次访粤的情形,感慨过去40余年,广州最大的变化是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关键词: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