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我,创业14年做机器人,产品被搬上了《流浪地球2》

频道:科幻电影 日期: 来源

14年来徐振华连续创业了三次,第一个项目被收购了,第二个项目参与了傅利叶智能,现已成为康复机器人赛道的领跑者,但他因为创始人之间的分歧中途离开了。为了走向规模更大的平民市场,徐振华放下近十年的经验,选择工业化外骨骼机器人重新出发。

徐振华从学生时代起就参加机器人小组和比赛,大学期间还做了两个毕业设计,分别是双臂写字机器人和双足溜冰机器人。毕业后他曾加入上汽通用SGM(泛亚研发中心)担任研发工程师。

2009年,曾在交大机器人比赛中认识的顾捷师兄,邀请徐振华加入一个康复机器人项目。一起创业的三人租了间民房,徐振华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开发样机,零部件都是自己亲手用机床制作出来的。2012年,他们的项目基本成型,创建了璟和机器人公司,2015年时被康复器材研发商钱璟康复收购。

随后他和顾捷又进行了第二次创业,也就是业内知名的傅利叶智能,曾创下康复机器人赛道单轮4亿元最高融资记录。但这一次创业徐振华没有走到终点,因为创始人之间的分歧和公司模式的变化,2018年4月徐振华离开了傅利叶智能。

这次徐振华的身份也从CTO转变成了CEO,开始主导一个项目的诞生。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先掏钱建立公司,用以前的资源开发一些基础的项目,维持公司运转的同时努力寻找合伙人。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徐振华和曾经的市场合伙人张华聊天时,说到自己这边有一些市场推广的工作,他诚恳地问:“兄弟,能不能帮个忙?”没想到张华也非常看好这件事情,甚至愿意放下自己的工作,投身到创业中。

这让徐振华深受感动,十来年的创业中他见过了太多的分分合合,愈发感觉到:“找合伙人要找性格相似,能力互补的人。性格相似的人哪怕面对争执也可以朝同一个方向思考,但如果性格差异太大,就有可能造成水火不容的局面。”

徐振华成功拿到了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明势资本、险峰长青。但这也仅仅是开始,这次跨界创业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对过去已有认知的颠覆,从产品设计、产品价格到商业模式都是截然不同的思路。

而那些无法绕过去的技术难题,他就会用以前在上汽通用的工作技巧来帮助团队:“技术上的问题只有搞定和搞不定两种结果,所以解决技术问题,一定要找到根本性原因,而且要用大量数据去证明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很多故障,然后一个一个去解决故障。”

经过三年漫长的研发,徐振华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时间紧迫下团队也曾做过错误的决策,比如直接将3D打印技术推广到量产上,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整套产品2021年一直都在做局部的调整。

不过徐振华认为任何一个从0到1的新产品,都不要等到百分百满意了才去推广,“因为你永远等不到百分百,基本上过了及格线,只要客户能够接受,就可以开始进行相应的推广和销售。但要注意一些法律风险,要做好售后支持、产品的迭代和改进。”

而国外在产量和技术上都相对领先,2021年日本外骨骼制造商innophys出货量突破1.2万台,全球假肢行业龙头奥托伯格也开始进军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国内工业化外骨骼机器人赛道中,傲鲨智能、迈宝智能和铁甲钢拳的产品成熟度较高,但由于行业尚未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竞争格局尚不明晰。

对于这个赛道里的创业公司来说,未来五年也许是至关重要的窗口期,谁能率先实现价格和性能的最优平衡,谁就能抢占先机成为下一个“大疆”。而外骨骼机器人也许真的会从科幻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梦幻装甲”。

关键词:流浪地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