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已久的超级英雄电影,在这两个月以漫威的《黑豹2》《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和DC的《雷霆沙赞!众神之怒》陆续登陆中国内地院线,海报上的宣传语来势汹汹。
不仅《雷霆沙赞2》受到观众冷落,《黑豹2》和《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以下称《蚁人3》)的成绩也不理想。截至目前,《黑豹2》票房超1亿,前作当年拿到的总票房数字是6.62亿;2.72亿的《蚁人3》比前两部票房都来得低。
这些低迷的数据,像是中国观众在投票表示,他们不像以前那样爱看超级英雄电影了。这一困境不止发生在国内,以《雷霆沙赞2》为例,北美首周末票房仅收约3050万美元,低于预期的3500万美元,也落后于第一部北美首周5350万美元票房成绩,烂番茄评价分数更是跌破及格线。
“复仇者联盟”是最被国内观众喜欢的超级英雄电影系列。在中国内地票房排名前100的影片里,有8部超级英雄电影入列,“复联”系列囊括3席,2015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42.5亿总票房占据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八,也是迄今国外引进片票房第一。
其中,漫威最卖座的单人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是《蜘蛛侠》,2017年的《蜘蛛侠:英雄归来》和2019年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合计约22亿票房。DC的“流量王”当属2018年的《海王》,也是DC唯一一部进入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百大的超级英雄电影。
此前,漫威电影的成功在于一步步稳定构建了多线交织的电影宇宙,同时塑造了一批有强大魅力和吸引力的超级英雄角色和深度绑定的明星演员。
钢铁侠、美国队长是第一代顶梁柱,而荷兰弟的蜘蛛侠,卷福的奇异博士,新上任的女黑豹,他们的成长线和饱满度都弱于上一代,系列续集质量也下滑,更难深化观众对他们的情感联结。
视效工作人员无薪加班、工期矛盾等窘境,直接导致《黑豹2》《蚁人3》的视觉效果不佳,接连遭到观众诟病。日前漫威影业高层离职,也有报道猜测是与这些漫威作品视效把控问题有关。
之后,扎导中途退出《正义联盟》,影片经历灾难版的补拍,以及后来推出导剪版等一系列争议局面,《神奇女侠1984》《哈莉奎茵与猛禽小队》这些因前作火爆,但没有提前想好整个宇宙布局而披挂上阵的续集和衍生电影,也无法让许多观众买单,整个DC拓展宇宙宛如一盘散沙。
不过DC的超级英雄电影有忧,同时也有喜。作为异世界电影计划开发的单人超英电影表现不俗:《小丑》创造历史,成为首部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的超级英雄电影;《新蝙蝠侠》也延续《小丑》用作者性和艺术性的格调来打造商业大片,在去年拿下全球票房第七的好成绩。
华纳兄弟对《闪电侠》的质量也非常有信心,将比全球公映时间提早两个月在CinemaCon行业推荐大会上放映整部影片,期望在映前形成好评热潮。本·阿弗莱克版蝙蝠侠也会亮相,此前他受访表示“终于在这部电影里懂得如何演好蝙蝠侠”,并预告他出场的五分钟很亮眼。
《银河护卫队》系列导演詹姆斯·古恩联合彼得·萨夫兰在去年末正式接管DC影业,并宣布开启全新的DC宇宙(DCU),将此阶段命名为“众神与怪物”,囊括10部影视作品,会把此前DC宇宙里的剧情和角色相关联,电影类有《超人:传承》《权力战队》《蝙蝠侠:英勇无畏》《女超人》《沼泽怪物》5部。
比如第五阶段,考验依旧重重:前作破10亿票房的《惊奇队长2》需要继续稳定发挥。《美国队长4》在缺少克里斯·埃文斯的星光笼罩下,接棒新一任美队的猎鹰需要更多英雄光环、《雷霆特工队》《新刀锋战士》这些重新演绎和新加入的角色,更需要耳目一新。
漫威和DC两大超英电影的领衔者,都意识到了超级英雄电影显露的疲态,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只多不少。唤醒超英的活力,未来打出的每一张牌,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