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变形金刚G1动画史上的一大假设——如果雷电如期登场会如何?

频道:动作电影 日期: 来源

变形金刚是美国孩之宝公司和日本特佳乐公司共同开发的系列玩具品牌,其起源是特佳乐推出的微星小超人和戴亚克隆变形玩具系列。孩之宝为这些变形机器人重新设计了故事背景,这才有了变形金刚宏大的世界观。在84-85年间,孩之宝推出的变形金刚玩具几乎都源自日本厂商的作品,其中尤以大力神这位六体合体在动画和玩具都最为引人注目。

奇怪的是,和他系出同源的死敌却始终未能出场,这就是六台列车合体的雷电。

在戴亚克隆的玩具系列中,有两支组合部队,分别是六台工程车辆和六台列车。前者后来成为变形金刚第一个组合体大力神的原型,而后者原本也被孩之宝纳入接下来的推广计划中,却在动画剧本编制时胎死腹中。

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所致。熟悉日本文化的读者可能知道,火车是日本一个非常热门的文化标的。由于日本的高速铁路非常发达,在日常生活中就常有许多列车元素展现。戴亚克隆玩具系列中就收录了六台日本著名的列车,包含最先进的新干线和最复古的柴油机车。

而美国的国情则不同。由于航空和高速公路的发达,美国对高铁并无迫切需求,因此人们对于列车并不感冒。而变形金刚的故事背景,将汽车人的基地设在了美国的荒漠地带:圣希拉里火山(原型为圣海伦斯火山)下的方舟基地,周围荒无人烟,既无铁路,更无车站。六台列车如何能合理的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呢?

更棘手的是,在84-85年间,第一代变形金刚的卖点就是和现实高度吻合的替换形态,而雷电成员先进的新干线造型就颇具前卫甚至科幻色彩。

剧中大火车还老实待在铁轨上

对面霸天虎的大火车还老老实实地沿着铁路运行,你汽车人的六列火车自然也不能做出什么超常之举,想要和宿敌挖地虎们在剧中针锋相对,没有铁路又怎么可能随时随地的前往战场继而展开战斗呢?

以上的诸多不合逻辑的掣肘因素,就将雷电闲置在冷板凳两年之久,而等到1986年,变形金刚虽然不再追求写实并步入了科幻时代,但主打的产品都是孩之宝自主设计的新角色,又怎么会再给特佳乐的冷饭(雷电)分一杯羹呢?

尽管孩之宝当年的选择有情可原,但对于广大变形金刚粉丝而言,雷电被雪藏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试想一下,如果抛去铁路这些限制,雷电在G1美版前两季动画就登场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呢?

雷电的原始设定就是大力神的死敌,因为同为六体合体,列车成员们各有针对的挖地虎对手。在前两季大部分时间风光无限的大力神无疑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打击,汽车人早早有了自己合体金刚,也不用绞尽脑汁地去算计遥控“别人家”的大力神了。

大力神曾是机器恐龙的噩梦

机器恐龙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威震天一伙的噩梦,从某种程度讲,他们也是催生大力神登场的推手之一。但有了雷电去对抗大力神,

大力金刚是来源于日本玩具盒公司的外来户,正是他的出场才真正终结了大力神的不败神话。如果有了雷电的登场,大力金刚无疑失去了出场的必要。毕竟再给汽车人增加一个战略力量,无疑会让双方的实力对比更加失衡。

对孩之宝和特佳乐来说,与其付给一个外来户不菲的使用费,不如就用自家的产品雷电。因此大力金刚甚至可能无缘出现在变形金刚的世界中。

为了补偿雷电未能登场的遗憾,日本制作方在自己操刀的《头领战士》中不顾一切的给雷电插上飞翔的翅膀:列车不光可以脱离铁路运行,更是可以在宇宙中自由航行,

更夸张的是拉来了冲云霄给雷电做陪打沙包,其力捧待遇直追六面兽。如果雷电已经在美版动画中登场,相信日本编剧不必动用如此露骨的渲染手段。

正像所谓的蝴蝶效应,当年的一个决策影响了一批角色的命运,甚至改写了变形金刚的历史。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只能在个人的遐想中去揣测那可能的场面,也许这也是变形金刚魅力的一种体现吧。

如果在你的心目中当年也曾经有过关于变形金刚的剧情畅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键词:变形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