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泡沫破裂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为自己的错误扼腕叹息,而少数怀疑论者则能独善其身因为他们能清醒地提前识别假象,避免和大多数人一样被假象蒙蔽。
所以,要想在市场中做出最佳投资决策,你需要拥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并且保持怀疑精神。而选择从众,并随着钟摆来回摆动,只会获得长期平均表现,并在极端市场中一败涂地。
顺从的奖赏与群体思维的危险
人们在决定是否顺从时,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是否可以避免痛苦。与多数人不同时,不仅会引发心理上的恐惧,而且也会导致生理上的疼痛。研究发现,群体中存在强大的自我强化机制,这些机制容易导致群体极端化——由于不断地听到某一观点,群体成员最终往往会形成比他们开始时更为极端的观点。
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罗伯特·席勒就曾记录他与从众行为和群体思维所做的斗争。在一篇2008年年底为《纽约时报》撰写的文章中,他说道:“我警告过大家关于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正在积累的泡沫,我说得非常温和,并且深感表达这样一个离奇观点时的无助。和大家的共识偏离太远使人感觉可能会受到排斥,并且有被逐出群体的风险。”但群体共识的逻辑性错误也是明显的:
如果人人都喜欢,可能因为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迄今为止的优异表现能够预示未来的优异表现。但是,迄今为止的优异表现也可能因为借用了未来的概念,因此它预示着较差的未来表现。
如果人人都喜欢,那么很有可能它的价格已经高到受人追捧的水平,增值空间可能相对较小。
如果人人都喜欢,那么很有可能这一领域已经被彻底发掘过——资金流入已经过多——便宜货也所剩无几了。
如果你相信别人都相信的故事,你就会和他们做同样的事。例如,你会高买低卖;你会爱上无风险高收益的“神话”;你会买进表现良好的股票,卖出表现不佳的股票;你会在崩溃期遭受损失,在恢复期错失机会。换句话说,你会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一个趋势追随者而不是逆向投资者。
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趋势跟踪者,而杰出的投资者恰恰相反,他们拥有极强的感知能力,能意识到他人的错误,并且能够利用市场所具有的钟摆式周期性特征,通过逆向投资获利丰厚。
此外,卓越投资还需要第二层次思维——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更复杂且更具洞察力的思维方式。想要跑赢市场,就不能顺势投资,带着第二层思考逆向投资才更有获胜的可能。
因此,仅仅做与大众相反的投资是不够的。考虑到逆向投资的各种困难,必须在推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辨别如何脱离群体思维才能获利。也就是说,必须保证自己在进行逆向投资的时候,不仅知道它们与大众的做法相反,还知道大众错在哪里。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立场貌似错误或损失远高于收益的时候,有买进更多的可能。
简而言之,杰出的逆向投资有两个基本要素:
看到别人没有看到或不重视的品质(并且没有反映在价格上)。
应该明确的是,杰出投资的进程始于投资者的深刻洞察、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或早期投资,这也是为何成功投资者大多都很寂寞的原因。
成为逆向投资者并不容易。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是最好的投资者也必须克服从众心理的魔障。有效克服这个特殊的心魔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传奇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斯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所强调的, 要有勇气去做与众不同的事 。他说,“多年来最难的事情就是有勇气去对抗当下的主流思想,持有与当前市场共识不同的观点,并基于这种观点下赌注。”
第二个条件是 。正如乔尔·格林布拉特指出的,“如果你没有独立思想,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你在寻找的是市场没有关注到的价值,但最关键的是你要明白为什么市场没有看到这些价值。”
最后, 必须有毅力和勇气坚持自己的原则 。正如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如果你相信价值投资法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那么就全身心地投入。坚持下去,不要被华尔街的潮流、幻像以及对快速赚钱的追逐引入歧途。
。如果我们对价值的认识能够让我们在别人都卖出的时候买进,并且如果我们的观点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这就是以最低风险获取最高回报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