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珠三角制造业繁荣发展,徐老板在深圳开了一间工厂,那时工厂的利润能达到50%,让徐老板积累了不小的财富。不幸的是,后来受到产业变革影响,徐家工厂遭受重创,利润一跌再跌,熬到现在工厂已经连年亏损。
雪上加霜的是,这时候徐老板生了大病倒下了,由于孩子还在上大学,工厂的运转只能靠妻子一人苦苦支撑,随着业务量下降,利润越来越低,徐家生意越来越惨淡。一边是徐老板的日常医药费支出,在快速消耗着早年积累的财富,另一边是工厂利润微薄,赚不到几个钱,徐家的财务状况越来越捉襟见肘。最后老两口的生活所需,基本只能依赖社保退休金。
一方面,企业经营的外部风险往往不可控,市场环境、产业变革、突发灾害都有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跟不上时代变革,可能就会没落淘汰,徐家工厂是一典型例子。
另一方面,从自身来说,企业主的人身风险,也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走向。各家保险公司2022年的理赔报告上,41-60岁都是重疾理赔最多的年龄段,也就是说中年以后,罹患重疾的风险会大大提高。企业主们平常的工作强度很大,应酬也是家常便饭,健康风险不容忽视。企业主一旦倒下,企业和家庭的经济收入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企业经营的风险有很多,但是通过保险,我们可以转移一部分风险,让企业和家庭的未来有更多的确定性。
有了这笔钱支持医疗支出和生活费用,可以不用变卖家里或者企业的资产,让家庭和企业的现金流尽量不受影响。
很多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财富,以为就能保证将来可以过个富足的晚年。但是,这笔财富能不能留到老,到老的时候是否还有足够的钱用,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
就好像文章开头的案例中,徐老板夫妇曾经年赚几百万,生活条件很优渥,但在遭遇危机之后,夫妻俩的晚年生活是非常拮据的,医药费及生活支出,基本上只能依赖着微薄的退休金。早年风光无限,晚年生活却没有保障,这种落差之大,令人唏嘘。
假如徐老板在财力充足的时候,用一部分钱给自己或是太太准备一份养老年金,作为养老补充,晚年的生活也许就会宽裕很多。
养老年金是只要我们活着,就一直能领钱的,是我们老来的终身收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