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人工智能兴起之前,人类靠什么狂飙到今天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

频道:动作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由'万能'木材主宰的时代,即使到今天,木材也仍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

最近ChatGPT热度持续,让我们纷纷尝试它能怎样改善工作、生活,还让我们畅想未来的人工智能还催生出哪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场景。

不得不说,ChatGPT的学习能力和进化速度实在令人惊艳。要知道人类的文明变革可是经历了石器时代到工业革命的几千年。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巅峰创造力,大都是依靠木材得以实现的。

从原始人类的钻木取火,到造船、造纸,再到精致的木质结构与木雕艺术,人类文明从起始狂飙到今天,木材不可或缺。

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木材与文明》,是一本为木材正名的书。在书中,我们将看到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构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技术与文明》中,作者刘易斯·芒福德给木材作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人类技术利用的所有材料中,木材是最多变、最没有固定形状、最有用的一种。如果没有木材,也就没有了现代技术的支柱。

在工业运转中,木材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金属。木材是后来新的产业革命的温床。

《木材与文明》的作者罗兰·恩诺斯是英国赫尔大学生物学客座教授,是自然历史、考古学的狂热爱好者,对世界各地的森林有深入研究。

这本以木材为主角的书终于为不能忽视的木材正名。但是,如果你以为木材在这本书里从头到尾都是一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姿态,那就错了,因为这书颇有点儿千回百转的意思。

开头部分,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有一种“木材终于被人看见了,终于熬出头了!”的激动感。

虽然这种激动能持续到全书的一半,可在这个过程中,忐忑感隐隐埋伏着。

从后半部分开始,你会越发感慨:木材简直就是步履维艰,仿佛前浪终归要被后浪无情地拍到沙滩上。

老子要逆袭、要扬眉吐气,谁也别拦着我!

在半树栖生活和地面生活时期,早期人类利用木材来制作工具、生火、建造简易住所。树木/木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类的进化。

但我也不差啊!

实际上,早期人类使用的大多数大型工具都是木制的。从挖掘棍到犁、从木矛、石尖矛到弓箭,从长屋到船只,人们对木材的需求和使用只增不减。

1911年在英格兰埃塞克斯郡发现的克拉克顿矛(仅存的末端)已有45万年历史,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木质文物。

劲敌出现了,陶、铜、青铜这一个个的,

人们使用木材来制造这些新材料,新材料也改变了人们种植树木和利用木材的方式。

金属没有替代木材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相反,金属使人们更依赖木材。铜和青铜工具与造船、造轮的木工技术在同时代出现。

重建的胡夫船(约有4500年的历史),船长约44米,曾被埋在胡夫金字塔旁的一个石坑中,据说建造这艘船的目的是将复活的法老带上天空。

老铁的势头非常猛,我的命运真是坎坷

得益于铁的出现,木匠们又添了不少利器:拉刀、锯、刨子、车床。

随着木工技术的提高,各种木制工艺品面世,如家具、雕塑、乐器等。木制框架结构的建筑也遍地开花。

18世纪60年代英国制造的温莎椅。扶手和背部的木材通过蒸汽弯曲技术有了优美的曲线,椅子具有当时流行的哥特式拱形结构。

木柴和木材作为燃料大头的地位被煤所撼动,力学性能优于木材的熟铁势不可挡,钢、混凝土、塑料等也横空出世,木材似乎逐渐黯然失色。

但在北美和斯堪的纳维亚,木材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造纸业、初期的飞机制造业中更是扮演着关键角色。

经过工业加工的木材被塑造成了一系列全新产品,继续与其他材料分庭抗礼。

在英国剑桥郡达克斯福德航空博物馆进行飞行表演的信天翁D.V战斗机。这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战斗机采用的是胶合板机身,拥有优美的流线型外观。

回望历史,无论是史前还是有历史记载的时期,关于人类进化的描述总是忽略木材起到的重要作用。

每当谈起石器的发展,人类学家便滔滔不绝,盛赞人类打磨石器的智力和技能,而对真正帮助早期人类获得食物的木棍、长矛和弓箭,他们却置之不理;

用木柴生火让现代人类得以烹饪、冶炼,考古学家对此却不以为意;

新的金属工具优化了木材加工,进而推动了轮胎和木板船的突破性发展,技术专家对此却置若罔闻;

中世纪教堂使用木材搭建屋顶、乡村房屋用木材隔热、城市基建更是处处有木材的身影,建筑史学家对此却熟视无睹。

这么多年了,哥们儿心里苦,可也习惯了

还没其他材料什么事的时候,木材就在。石头冒出头时,木材也在。金属亮相了,木材还在。更新的材料蹦出来了,木材依然在。

正如《木材与文明》中所说的,以木材为中心去看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木制品/建筑吧~

关键词: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