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撒哈拉沙漠作为全球最大的沙质荒漠,曾入选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榜单,去了别说鸡蛋,估计连你自己都得被烤熟。
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个在当下十分可怕的存在,给人类提供了许多惊喜,它曾孕育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还曾拥有一片让亚马逊森林都会感到嫉妒的茂密植被!
2020年,《PLOS O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示,在利比亚西南部的一个叫Takarkori的岩石掩体中发现了大量的遗留物化石。
来自比利时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该岩石掩体的17000多个动物遗骸进行研究,发现其上有被人类烹煮和食用的痕迹。
1857年到1858年,巴特发表了名为《Travels and Discoveries in North and Central Africa》的旅行记录,里面写到他在1850年穿越撒哈拉沙漠时发现了一些岩画,包含了各种鸵鸟、水牛,甚至是人类等生物。
后来相继有人来到这里,相较于巴特发现的一隅,这些人发现了大量的壁画群,其中以1956年亨利·罗特带领的法国探险队最为人所知。
依据发掘到的各种生物化石,以及这些岩画的内容,研究人员将其划分成了黑牛、黄牛、水牛、奶牛四大时期,并且根据对有机物的辐射测年法,确定了大约在上个冰河时期,撒哈拉沙漠还是郁郁葱葱,到处生机勃勃的一片绿洲。
在这里,有持弓箭的猎人,端坐的少女,疾驰飞奔的羚羊,灵动的长颈鹿,蛮憨的野牛和大象,甚至还有个体庞大的河马和鳄鱼等。
在12000年到6000年以前,这里生活着以狩猎采集社会为主的古人类,他们首先制作了岩石艺术,将当时的生活景象都留存了下来。
后来人猜测,这些岩画是由不同时期的人类所刻,它也反映了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下,人类是如何适应生存下来的。
像在2010年,地质学家就在尼罗河以西约402公里处,发现了大量鱼类化石沉积物,根据对着一片测试的雷达数据,他们将其当作湖泊最高海岸线的海平面标志,显示这里曾有一个巨型湖泊。
那么既然曾经这里如此有生机,最后又是如何变成今天这副模样的呢?它未来还有机会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吗?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气象研究专家加文-施密特曾表示,约在8000年前,地球轨道的倾斜度还是24.1度,如今却变成了23.5度,改变了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的方式。
如今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致使全球气候变化失控,谁也不能肯定这些温室气体会如何影响自然气候的循环。尽管按照海洋沉积物的记录,下一次绿色撒哈拉会在约10000年后出现。
当然,在2018年《科学》杂志上发表过的研究气候模式显示,如果人类在撒哈拉沙漠修建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能够增加降雨和植被,产生正面反馈循环。规模越大,反馈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