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新片,又又又扑街了。
上周五公映的《雷霆沙赞!众神之怒》(简称《沙赞2》)可谓大写的一个“惨”。
“比前作更漫不经心,给人感觉是敷衍了事,没有灵魂。”
“一部蠢而不自知的过家家闹剧,仿佛毫无灵感的泔水。”
40年代,他曾是美漫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漫画销量一度超过超人。
影史第一部超英电影,即是以他为主角的《惊奇队长的奇妙冒险》(1941年)。
50年代,DC漫画以“惊奇队长抄袭超人”为由,对其提起诉讼。
然而,彼时隔壁漫威已经推出了自家的“惊奇队长”,且注册了商标。
沙赞的真实身份是比利·巴特森,一个14岁的孤儿。
从手无缚鸡之力的熊孩子,变身成为大罩杯猛男披风英雄。
沙赞,是他变身的口号,同时也是神力的缩写——
尽管沙赞拥有无所不能的神力,但内心还没长大。
成熟外表和幼稚灵魂的违和感,成就了角色画风脱线、嘴炮话痨的沙雕……
上一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沙赞的起源。
他为了阻止反派,把神力分享给了寄养家庭的兄弟姐妹。
一场“意外”,打破了人界与神界的屏障。
三女神来到地球,是为了寻回被巫师偷走的神力。
《沙赞2》最直观的体验是“升级”。
很多人吐槽,它更像一部跟风漫威的合家欢流水线产品。
从小打小闹的儿童冒险,升级为人界VS神界的史诗战争。
高大上的格局,自然引领看点的全方位升级。
作为超级英雄迷弟,银幕上的沙赞也常常化身影迷嘴替:
当沙赞无意中提起可以改叫为“惊奇队长”,随机自嘲打脸作罢。
第二个和《沙赞》相关,再次提及DC反派冥思螨,暗示将在(可能的)续集亮相。
饶有趣味的开场后,马上陷入了废话连篇、拖沓失控的超英八股文:
“众神之怒”没看出来,“观众之怒”倒是拉满了。
故作深沉的主题,与轻松诙谐的基调格格不入——
既失去了前作流畅自然的天真,也看不到古典神话的韵味。
《沙赞2》作为爆米花片,就算不跟剧情较真,动作特效也只是平平无奇。
77岁的白发老太太,硬是要和一身腱子肉的超级英雄打得有来有回。
打了半天,只能看到沙赞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70多岁的老同志。
这好吗?这不好!
不论是开篇的大桥救援,还是结尾的体育场大战,统统都是一股廉价的抠图质感。
当然,相较于低幼的剧情,平庸的特效,最窒息的还是单薄的角色。
戏份最重的沙赞,依然由43岁的扎克瑞·莱维(《雷神2》“范达尔”)饰演。
沙赞家族余下的五名成员,只被设定为潦草的工具人。
一个歇斯底里的黄种人骑着邪恶的巨龙,阴谋毁灭美国……
片尾神奇女侠的客串,很多人觉得是高光,我倒认为是灾难。
盖尔·加朵饰演的神奇女侠或将最后一次亮相银幕,自然会让影迷又惊又喜。
可是偏偏这场戏尬到飞起,和前面剧情完全割裂,又和后续主线息息相关。
不走心不动脑的情节编排,仿佛整部电影的缩影——
只是一场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的众神过家家。
定档6月16日的《闪电侠》和12月25日的《海王2》。
百十来部良莠不齐的作品,几乎把能拍、不能拍的,全部都拍过了一遍。
《黑袍纠察队》等极端颠覆的作品流行开来,观众很难再对传统超英片提起兴趣。
《沙赞2》的“史诗级扑街”是由于低劣的品质;
但我想更多的,还是观众对超英片的审美疲劳所致。
观众对好莱坞电影“无脑追捧”的滤镜也已粉碎。
超英电影“穷途末路”,可能只有新的佳作才能为观众找回昔日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