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周海涛烈士:周南女校走出的巾帼英雄,曾是徐特立得意门生

频道:青春小说 日期: 来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志士成为了英雄,他们的名字可能被人们永远铭记传颂。但是,还有千千万万的地下工作者牺牲在最黑暗的时代,他们的事迹罕为人知,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女英雄,她的名字叫周海涛,她是千千万万从事地下工作牺牲的先辈们的一个缩影。

近日,周肃清之子周太和接受了红船编辑部的采访,期间他向我们讲述了姑姑周海涛不为人知的革命事迹。“由于姑姑被捕时是做党的地下工作,牺牲时没有公开报道,加上年代久远,她的名字现在已鲜为人知。但我们从小就听父亲周肃清和小姑姑周玉冰多次讲到过她的英勇事迹。父亲去世后,曾三伯伯也曾向我们讲起姑姑的英勇牺牲,并教导我们将姑姑的事迹写出来。”

艾芜描写道:一个叫周海涛的女教员,经常戴副近视眼镜,一看就是一位教师。但对革命很热情,常常同我们深夜出去贴标语,散传单,有时也在白天参加“飞行集会”。给巡捕追赶的时候,也像男子一样飞跑,躲开警棍。她的丈夫叫陈鉴光,江苏宜兴人,大家则叫他阿尹,是个搞工人运动的知识分子。她的嫂子,记不清名字了,也是知识分子,在一家纱厂做工。嫂嫂的丈夫(周肃清)则在莫斯科学习。她的妹子(周玉冰)中学毕业后,正在设法进入绸厂做工。我开始认识了这个与工人接近的知识分子家族,接着便由他们的关系,认识了许多在工人群众中活动的男女知识青年,有的已成为工人。他们是有写作能力的,要迅速发展工人文艺通讯员,我觉得他们是一部分重要的对象。

此外,根据艾芜的回忆,周海涛还跟互济会有关系。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成立革命团体中国济难会,主要任务为营救被反动派逮捕的革命者,并筹款救济他们的家属。1929年12月,改称中国革命互济会,并在一些重要省市设有分会。周海涛则是在1932年至1933年在上海的部分与互济有关的地下工作,应当是在黄励和邓中夏领导下进行的。

“我时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周海涛姑姑跟作家艾芜、沙汀等左联人的这一段经历,他们又在之后的文艺作品中记下了姑姑这一段很少的零星的片段,或许姑姑的事迹永远也不会被人所知。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我姑姑这样英勇不屈的烈士牺牲在革命年代,有的甚至都没有留下名字。我觉得我要将姑姑的事迹写出来,让她的精神流传下去,也希望有更多无名烈士的故事被发现。”

关键词:女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