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三体》中的红岸基地,在气象部门也有“原型”?

频道:科幻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大结局后,《三体》热度依然不减。在《三体1:地球往事》中,主人公叶文洁在红岸基地中用探寻外星文明的射电望远镜向宇宙深处发出了信号,由此引发了《三体》的后续故事。小说中红岸基地的使命一度转向为太阳活动观测,这就让人想到了现实中它的一个“原型”——来气象部门的山东石岛国家空间天气观测站,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红岸基地里的射电望远镜会有原型吗?三体世界里的“红岸基地”拥有一台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可以对太阳电磁活动进行观测和分析,并全天候监听来自深空的电波。在石岛国家空间天气观测站就拥有能观测太阳的射电望远镜。

这里由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太阳射电望远镜和短波无源接收系统共同组成,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光球层和色球层一些活动现象,比如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

太阳射电望远镜主要是用来接收天体射电波段辐射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和研究来自太阳的射电波,它可以测量太阳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它还是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是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可以记录信息、处理和显示系统,巨大的抛物面天线可以收集太阳的射电辐射,接收机将这些信号加工、转化成可供记录、显示的形式,终端设备把信号记录下来,并按特定的要求进行某些处理,然后显示出来。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真的是独一无二的智慧生命吗?这一问题不断驱动着人们进行探索。在《三体》中,叶文洁无意发现太阳可以作为无线电波放大器,通过向太阳发射电波,将更强的信号发送到其他恒星系统。很多人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只是一个满足剧情需要的科幻设定,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然表示,向太阳发送无线电波,无法产生小说中那种效应。其实,在射电天文学诞生20多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就开始进行了对外星文明的探索。他组织了“奥兹玛”计划,利用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一台26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搜索太阳系附近的外星文明信号。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利用射电望远镜探索地外文明。

太阳射电望远镜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空间天气源头——太阳的地基监测,提升对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能力,为国家不同部门需求特别是对载人航天、卫星发射等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同时,望远镜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科研数据,为不断提升我国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打下基础,继而为我国的太阳物理以及空间天气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每当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会增加,且耀斑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频繁出现,并且发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当其到达地球时,就会扰乱地球原有的磁场,引起地球磁暴。

当太阳发射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运动到近地空间时,会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地面电力传输,太阳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性活动事件时,有关部门需要准备好应对措施。

高能带电粒子流也会干扰和破坏空间探测器的设备和运行,甚至威胁到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宇航探测设备必需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要对地球附近以及航线区域的磁场状况、太阳风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并考虑好预防措施。

天文因素与人类健康和行为的统计研究发现,在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暴期间,人的神经系统对太阳活动变化非常敏感,某些疾病、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