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2017年重庆84岁老人患癌晚期,却坚持要把全部积蓄留给主治女医生

频道:爱情电视剧 日期: 来源

2017年3月8日,重庆市九龙坡区某家医院内,一个中年男子大声质问着躺在病床上病重的老人:“大伯,你不能把钱留给那个女医生,我们不同意,想想谁是你的亲人?”

老人两眼含泪,有气无力的质问道:“你俩算什么亲人,我生病的8年,你们来看我几次?如今我快死了,倒想着来拿钱了?”

为何老人在临终前不把家产留给家里人,而是要送给一个外人呢?一切还要从当初那场意外开始说起。

2009年10月的一天,76岁的杨希贤老人像往常一样早早醒了,按照以往的生活习惯起床、做饭、吃饭,然后出门遛弯。

但今天和以前不一样的是,从清早起来杨大爷就发现肚子有点不舒服,有点拉肚子,毕竟年纪到了,肚子不舒服很正常,他也就没放在心上。

没有想到的是,在杨大爷遛弯的时候,突然出现呼吸不顺畅、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一样,一直出虚汗,身体也变得软绵绵的,有气无力。

这时,杨大爷才意识到不对劲,赶忙快步走向医院,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会是一个惊天噩耗。

医生根据杨大爷的描述,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各项检查可把杨大爷忙的晕头转向,好在护士很有耐心,一直陪在他的身边。

检查报告下午才能出来,为了防止杨大爷来回跑,好心的护士就给杨大爷打了一份饭,然后叮嘱杨大爷吃完之后不要乱跑,下午医生上班第一个给他看病。

不料,当田玲接过护士手中的报告之后,眉头紧蹙,然后问杨大爷是否有家属陪同,招呼着护士叫家属进来。

杨大爷看着对面年轻的女护士,连忙说:“姑娘,没有家属,我是一个人来的,什么病你就告诉我吧。”

田玲听见大爷这么说,刻意避开老人的提问,又耐心的问道:“大爷,你的孩子呢?”

提到孩子两个字的时候,田玲发现大爷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难过,两双满是老茧的手反复揉搓着。

片刻之后,大爷用尽可能平静地语气开口道:“姑娘,大爷没有孩子,你就直接告诉我得了什么病,我心态好,能承受。”

田玲看着面前这位古稀老人,思虑再三后,狠了狠心,用最温柔的语气说道:“大爷,是肝癌晚期。”

杨大爷先是愣了愣,从容的问:“还能活多长时间?”

其实,早在医生看病历的时候,杨大爷就已经有种不祥的预感,孤苦伶仃几十年内,一个人受尽了各种眼色,他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坐诊多年的田玲见过了多少人在得知患了癌症的时候的绝望,然而像杨大爷这种还是第一次碰见。

杨大爷脸上带着浅显的笑意,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看不出一点难过的样子。

虽说杨大爷此刻的状态确实如他所说能够承受住,但现在关乎到生命时间长短的问题。

就算是每天救人负伤的医生,面对生死问题的时候心里还是会不舒服,尤其是在告诉患者还有生存多长时间的时候。

田玲忐忑不安的开口道:“大爷,从现在病情来看,只有一年的时间,不过你放心,这并不是绝对的。”

一向坚强的杨大爷听见田医生这样说,长舒了一口气,本以为自己只剩下几天的时间,不曾想还有一年的时间了。

在生死问题能有杨大爷如此心态的人这是少有。

就算不在乎生死,但杨大爷也没有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他觉得现在多活一天就多赚一天,多活一天比捡到钱还高兴。

在田玲医生的安排下,杨大爷住进了医院,整个治疗过程中,他十分配合治疗,不愿意给任何人添麻烦。

可癌症不是小病,身边没有人照顾也不行,尤其是做过化疗的几天,患者身体虚弱,连基本的自理能力也会丧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作为主治医生的田玲看见杨希贤大爷身边连一个照顾人也没有,既心疼又难过。

癌症无情,人不无情,田玲总是会在下班后来到杨大爷的病房,给他说说话,照顾他吃完晚饭才会回去。

第二天,田玲依旧早早来到医院,和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她的手里总会拿着一个小饭盒。

值班护士看见都会问田玲为什么会带饭,还打趣道:“给谁带的爱心早餐。”

田玲笑着回答:“给杨大爷带的,你吃醋了?”

医院送饭都是有时间的,错过送饭的时间,就得跑去食堂打饭,而杨大爷孤身一人,身边连一个打饭的人也没有。

就这样,好心的田玲每天都是会把家里的饭菜放在保温盒里面带过来,伺候杨大爷吃完之后才去上班。

杨希贤独自生活50年,平时也不太喜欢麻烦别人,现在被田玲医生这突如其来的温暖给融化到了,心情也变得很好,心情一好,病魔也被赶跑了。

就连田玲帮杨大爷检查的时候也在说:“我的医术肯定见长,你看杨大爷的病情控制的很好,这恢复的速度,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在将近三个月的治疗中,杨大爷的病情控制的很好,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临出院的时候,作为医生的田玲叮嘱杨大爷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来复查,药一定的吃不能停。

杨大爷把田玲的话当成圣旨一样,每天都按时吃药,也会定期复查。虽说杨大爷的病一直反反复复,但每一次杨大爷都会挺过去,这不他又多赚了4年。

2013年的一天,办公室内田玲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今天是杨大爷复查的日子,已经快中午了,也不见他来。

4年时间内,杨大爷每一次复查都会提前来的,今天居然还没有到来,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旧病缠身的老人,身边也没有个照顾,这时候要发生什么意外,结局是不可逆转的。

田玲正在担心为杨大爷的安慰时,突然有一个护士夺门而出,朝着里面大喊:“田医生,急诊,快!”

田玲不假思索的跟着护士跑了出去,刚到大门口就看见一辆救护车停在眼前,当她看到车上抬下的人时,一下子愣住原地。

救护车上下来的人正是田玲念叨了一上午的人,只见杨大爷紧闭着双眼,蜡黄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仅仅一个月没有见,就瘦了一圈。

看着昏迷的杨大爷,田玲来不及思考,赶紧对大爷进行抢救,癌症这种病杀人与无形,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

好在,经过医生的极力抢救,杨大爷的病情算是稳定了,但情况并不乐观,上消化道已经出现出血的状况,还伴随着低热,腹泻等症状。

就现在的情况,杨大爷的病来势汹汹,恐怕凶多吉少,而作为主治医生的田玲,为了防止杨大爷有什么意外的事情的发生,时刻守在他身边。

幸运的是,杨大爷在ICU治疗一周之后,病情得控制,人也精神起来,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杨大爷转入普通病房的后,田玲还是不放下心,处理上班时间,都会来陪这大爷,就连晚上回家前还会交代看护的护士:“只要杨大爷任何其情况都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不管有多晚。”

当杨希贤老人从护士口中得知,昏迷的几天时,田玲医生时时刻刻守在他身边的时候,一股暖流从他心中涌出。

人心都是肉做的,在田玲的带动下,护士们以及其他医生都纷纷站出来愿意无条件照顾老人。

人多力量就会大,每个人都轮流给杨大爷的带早饭,都不重样,有如意粥,水晶包,老母鸡,排骨汤等等。

杨大爷因这次病情加重之后,胃口变的很差了,现在看见医院护士,医生每天给自己带的饭,高兴的胃口大开。

不仅如此,医生和护士在闲暇之余,害怕杨大爷会孤单,经常找他聊天,把杨大爷逗得哈哈笑。

杨大爷住院的精神越来越好,尤其是聊天时候,越聊越嗨,从光辉岁月聊到人生哲学,有时候也会讲一些糗事,把一旁听着的小护士逗得嘎嘎笑。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已经病危的杨大爷,在田玲和各位护士医生的悉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地好了起来。

出院的时候,为了防止杨大爷再发生意外,大家一致决定把杨大爷送回家里,当来到杨大爷的居住环境时,无意不感到震惊。

筒子楼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楼梯走廊的墙壁上面到处都是小广告,常年失修,长长的走廊上面连一个灯也没有,楼梯上面也是坑坑洼洼。

田玲和一个同事搀扶着杨大爷踩在凹凸不平的阶梯上,好在杨大爷居住的楼层不算太高,要不然大家回去之后,小白鞋就变成小黑鞋了。

杨大爷打开房门之后,招呼田玲和小护士们进屋,大家看着大爷一尘不染的家和外面脏乱差的环境简直是天差地别。

杨大爷的人生经历可谓十分坎坷,他出生于一个城镇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优越,高中毕业之后,在当地罐头厂找了一份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希贤也到了婚配的年龄,在家里人介绍下认识一个女孩,俩人交往没有多久就结婚了。

然而到底没有逃过七年之痒的宿命,很快,杨希贤和妻子就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

为了尽快走出离婚带给自己的阴影,杨希贤索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事业上,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之后,渐渐的对婚姻没有什么兴趣,慢慢喜欢上独来独往。

虽说情场失意,可杨希贤在事业方面却有着不俗的成就,加上他工作勤恳,待人亲和,让他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在厂里评选先进个人中,杨希贤得到大家的全票通过,成为先进员工,厂里还分给他一套房子,就是现在这个筒子楼。

刚搬进来的时候,家家户户住满了人,后来,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相继去世,有的被孩子接走,一些年轻人也都搬走了,偌大的筒子楼就剩下杨大爷一个人。

好在,杨大爷早些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独处,就算是大家都搬走了,他也没觉得孤独。

除此之外,杨大爷在闲暇的时候还喜欢读书看报,每天晚上7点30分,必须打开电视观看新闻联播。

年龄大了,耳朵就会背,之前因为收看新闻联播会扰民,现在就杨大爷一个人居住在这里,再一个不用担心扰民情况了。

怪不得小护士们在和杨大爷聊天的时候,觉得大爷说话头头是道,原来大爷一直在没有停下学习脚步。

其实社区的人也劝过他搬到养老院,但杨大爷不想麻烦别人,就拒绝了。

2017年3月7日,杨大爷再一次因为病发住进医院,很遗憾这一次杨大爷并没有挺过去,在去世之前把两个侄子叫到身边,说要把自己一生的积蓄还有房子名下的一套房子,赠送给主治医生田玲。

此话一出,就遭到侄子的强烈反对,纷纷斥责老人胳膊肘往外拐,但田玲表示杨大爷的馈赠她拒绝,她照顾老人是不图回报的。

杨大爷一生孤独,在患癌之后才在“亲人”的陪伴下走完最后一程,孤独一辈子的心找到了家的港湾,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所以才会在想要把毕生积蓄送给田玲。

至于田玲,她对老人的好,是无私的,出自内心,不求回报的,因此她拒绝接受杨大爷的馈赠,光是这份赤诚之心,以及医者仁心,就无愧于老人对她的信任和倚重,你们说呢?

关键词: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