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北风怒号。两只困倦的刺猬想要相拥取暖休息,但无奈双方的身上都有刺,刺得双方无论怎么调整睡姿也睡不安稳。于是,他们就分开了。保持一定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了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通过自已的努力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于刺痛对方,于是舒服地睡着了。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适当距离,既要建立友好亲密的关系,又要保持一定距离。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民主平等关系,教师要尽可能走近学生,这是必须的,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行动上,要预留空间,保持适当距离,给师生留足缓冲余地。也就是要注重“刺猬法则”的运用。尤其是新任班主任要用好“刺猬法则”。
新任班主任多为大学毕业不久刚入职的年青教师。受课本知识或“老班主任”的影响,机械套用一些所谓的法则或经验。班级管理不成功,班主任自已累得苦不堪言,吃亏不讨好。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评价不好。新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和学生走得近,把自己等同于他们中的一分子,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一味地迎合甚至讨好学生。没有和学生保持合适距离。时间一长,学生熟悉了班主任的习惯、禀性、能力。结果是班级管理混乱,课堂纪律不好甚至失控,教学质量差。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下去。另一种是新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严得过度。管理方法简单;对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走进学生心灵,没有和学生心灵的碰撞、交流;没有宽容之心。对问题学生的处理以批评居多,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居多。这类新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容易出问题。
为了加强班级管理,每个班级都制定了巜班规》。巜班规》里规定的内容,就是刚性要求,就是原则。比如:“不得打架斗殴”,“不得偷窃别人东西”“不得损坏别人东西”等等。谁违反了,就应该按规定接受处理,毫不动摇。但对一些非原则问题。可以多点柔性,多点空间。比如:某学生无意中摔坏了别人东西。学生如果赔偿了。老师就没有必要批评,更不要严厉地公开批评。以维护融洽的师生关系。
表扬是对事物的肯定与赞许,批评是对事物的否定与贬斥。当学生成绩得到提高,思想表现有进步时,就应该抓住时机,及时表扬。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当学生成绩退步,违反纪律时,就应该及时批评,给予提醒和警示,触动其内心,矫正其行为。切忌过度表扬和批评,或不表扬不批评。
课堂上,和学生保持适当距离,有利于维持课堂和谐的气氛,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在课下,在双休,在节假日,不妨和学生走近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指的是教师必须知识渊博,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可供参照的道德标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应该是即可敬又可亲的。一个班主任“学高”能“为师”,“身正”能“为范”。学生对他怎么可能不“敬而亲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