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美海军官网发布的航母编队和两栖编队完全的编队展示图片。
2023年3月15日,美国海军官网发布了题为“第13陆战队远征队在中国南海实施远征打击部队行动”的宣传报道稿。报道称,第13陆战队远征队、“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和“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中国南海海域实施了远征打击部队行动(Expeditionary Strike Force operations),借此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创造了无可匹敌的全球性影响。
报道透露,航母打击大队的成员除了“尼米兹”号航母外,成员还包括“德凯特”号(DDG 73)、“钟云”号(DDG 93)和“韦恩·E·梅耶”号(DDG 108)导弹驱逐舰,以及第17舰载机联队;两栖戒备大队除了“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外,还包括“安克雷奇”号(LPD 23)和“约翰·P·穆萨”号(LPD 26)两栖船坞运输舰,该编队搭载了第13陆战队远征队。
此次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运用陆战队的F-35B战斗机和和海军F/A-18战斗机实施模拟对海打击,两栖攻击,以及一体化编队作战,充分展现和验证了在中国南海海域实施高端海上作战,夺取和维持海上优势的能力。
这篇报道,并未提及此次远征打击部队行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不过综合前期开源信息,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时间为2月中下旬,地点在中国南海西南外缘的廖内群岛海域。这里距离中国南沙群岛约800公里,距离马六甲海峡约600公里,其舰载战斗机作战范围可以完全覆盖,其最大限度确保整个编队的安全。可以说,这里是美国海军大型编队在中国南海相对安全,又可发挥战略作用的区域,或者说“具有实战意义的作战阵位”。
从近年来美海军大型编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部署航迹来看,其实战航线大致是“从菲律宾海由菲律宾群岛、印度尼亚西海域(如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爪哇海)进入中国南海”。2022年1月,“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大队在中国南海海域活动时,便与从中东地返回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戒备大队在廖内群岛海域实施“远征打击部队行动”。2021年4月,“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和“马金岛”号两栖戒备大队也同样在相应海域实施“远征打击部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