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三星堆文物出土,夏朝渐行渐远?这个世界,真的有失落的文明?

频道:科幻电影 日期: 来源

三星堆普遍受到世人的关注,相较于上个世纪以来,常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这次三星堆文明的重启无疑点燃了人们心中寻根问祖的天性,不过由于技术所限许多谜团依旧扑朔迷离,加上三星堆相关的古蜀国记载少之又少,更是增加了人们探寻古蜀文明的难度。真如李白所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而有关三星堆,唯一记载较多的尽然是历来被认为荒诞不经的《山海经》。让人们不由得再次感叹考古使得《山海经》越来越真。

三星堆光地理位置就引人遐想,处于北纬30度,这条纬线同时穿过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四大文明几乎都诞生在这条纬线附近。数百年来,埃及金字塔、苏美尔文明、百慕大三角洲、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无一不在这条纬线上。

据考察记载,古蜀文化很有可能是五千年前的一个古文明,比起我们的夏朝还要早。而当时这个盛世繁荣的地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根据已有的资料显示,已经发掘的8个遗址坑虽然出土了上万件文物,但相对于已知的三星堆遗址范围而言依旧是冰山一角。而近日的新发现又再次被《山海经》所记载,着实让人啧啧称奇。

这株青铜树就疑似《山海经·海外东经》里的扶桑树一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扶桑树的特点便是有9只乌在枝上,1只乌带着太阳去了天上。巧的是,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上也站着9只乌。但是出土的青铜树顶端有缺失,所以无法断言《山海经》中的描述“九居其下,一日居上“是否完全正确。

还有三星堆出土比较有名的纵目面具。双眼瞳孔呈柱状,凸出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伸展,俗称“千里眼、顺风耳”。山海经里亦有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这里的“蚕丛”即是千里眼之意。

山海经里面提到过类似于“直立铜人”的人,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擢手而立。擢手是什么意思?就是脖子僵直。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颈椎非常直,这是其一。其二是山海经里提到的这类人,身上都会有纹身。而三星堆出土的直立铜人,在裸露的地方也有纹身。另外,其双手右高左低,胸前环抱,双手呈明显握状。推测手中会本来握有物件或者其原型握有物事,而近日发现的新文物中有大量的象牙或许就是答案,专家介绍说商朝时期的气候湿润,成都平原出现大象不足为奇,甚至黄河流域的气温也适合大象生存,所以商朝文物中就有许多与大象相关的制品与纹饰。

与其他象牙不同的是,这里象牙几乎都是少有加工的原生态。在几千年前的象牙来之不易,通常都会做成制品器物方便使用收藏,而三星堆的象牙却不加修饰,如此费力得来是为哪般?专家解释说三星堆的人们使用象牙异于中原,通常都是扛着或者直接握在手里。由此可以猜测青铜大立人手中握着的应当就是象牙。

而关于三星堆象牙的记载在《山海经》也有对应“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巴国历来被认为是蜀国的邻国,两国经常打仗也免不了文化交融。而巴国黑蛇便是传说中的巴蛇。我们都知道许多异族有操蛇的习俗,而我们的上古神话中操蛇的大多都是神仙。所以有人猜测青铜大立人手中所握的或许便是巴蛇,以象征此人地位的神圣与崇高。所以人们对青铜大立人的身份也大多认为是古蜀国国王蚕丛、鱼凫或者其他首领的形象体现,是兼有神、巫、王三重属性的化身。

关键词: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