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蓉平:汇聚满满的“城意”,踏上梦想的远征

频道:欧美电影 日期: 来源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也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14亿人民的急难愁盼带上两会,呈现最现实的问题,凝聚最广泛的共识,汇成最澎湃的动力。

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在超过581万人次参与的投票中,“教育人才”“社会保障”“就业优先”“医疗卫生”“正风反腐”“乡村振兴”“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扩内需促消费”“全过程人民民主”入选十大热词。热词不是空洞的概念,事关治理和反腐,事关民生与福祉,事关法治与公平。热词的背后,是老百姓对好日子的热切期盼。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是两会,聚焦民之所思所盼,见证政之所议所决。

如何让生产力布局更合理,既是重要经济命题,也是重大民生课题。其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功能发挥和资源配置效率,间接影响生产关系尤其是就业结构及机会分配。联合建议中提出了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等5个领域的主攻方向,将使成渝地区在产业协同竞争力、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困难得以破局,短板得以加强。

中国的发展既着眼星辰大海,又关切柴米油盐。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今年GDP增长5%的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同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更需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此前,联合国报告预测,在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降至1.9%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2%。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实现整体好转,增速回复正常水平将是大概率事件。而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经济指标,是目标,也是承诺,为百姓期盼的民生福祉给出了稳定预期。

除了总体上保障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历史新高1158万人。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如何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如何实施重点帮扶,优先推荐岗位?社会各方在思考、献策和行动。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物价涨幅定为3%左右,相对于全球高通胀的形势,尤为难得。今年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1%,大幅低于美国6.4%、英国10.1%的涨幅,继续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物价涨幅长期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为宏观政策调控留足空间,也确保百姓手中的钱不致“缩水”。

聚焦高质量发展,城市在思考。成都经济在站上2万亿台阶后,“站2进3”成为未来5年的目标。这意味着,成都必须找到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集聚更强的经济动能。这条路径,包括高质量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高标准推动科技自立自强、高效率推动区域协作共兴、高水平推动开放有力有效。尤其在信息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生命健康等领域,连点成片,建圈强链,将是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城市现代化,是“城意”,也是民意。心系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就要把今年全国两会尤其是成都市两会确认的发展目标,尤其是拼经济、惠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关键词: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