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家长们都坐不住了,纷纷提出质疑:
2.这算不算玩物丧志?为什么有的家长还支持买?
科大大倒觉得没那么严重,它就是个“阶段性的玩具”,一下全没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
我简单了解了一下,在小朋友的圈子里,奥特曼卡片就是个万能话题。
之前邻居就曾和我说,班里有48个学生,至少有30个孩子喜欢奥特曼,并且经常聊奥特曼话题,交换奥特曼卡片。
他家孩子根本就没看过奥特曼,出去玩了一圈后,愣是学会了几个奥特曼的名字和动作,开始和别人换卡片做朋友。
买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抽到什么卡片,这就让孩子们很上头,越拆不到,就越想拆,只要有钱就想买,没钱时“偷钱”也要买。
都想拆出一张“稀有卡片”,去和小伙伴们炫耀。
对于咱们大人来说,根本理解不了;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很难杜绝!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引!导!
他们不会往深里想钱来的多不容易,只知道,这些钱可能让他开出“稀有卡片”。
所以家长需要做的第一步,是用这些卡片教给他“金钱观”。
适当的给他们一些金额不大,却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
花完了,这一周就没有了,也不用再和父母要了。
想买贵一点的卡片,那就自己攒,不要孩子一要钱,就给他。
你们有没有发现,当和孩子聊奥特曼的时候,他们口若悬河,眼睛里都有光,根本就停不下来,更别说磕巴了!
所以你只要抽出一张卡片,他们就能给你讲出相对完整的故事。
这个时候,你也别被冲昏了头脑,找几个小bug,问问为什么,帮他理顺故事的逻辑。
却用他最喜欢的方式,收获了咱们更想看到的结果。
很多小朋友上了小学之后,特别糙,尤其是男孩子。
说了之后,也没明显的改善。
因此不如先教他们整理卡片,保证固定的位置和整洁,等他们习惯后,自然会应用到其他的学习上。
只是孩子涉世未深,对金钱和尺度的把握欠佳,我们要做的是谆谆引导,而不是把所有的过错都怪罪在玩具上。
科大大很想问新闻中的爸爸一句,撕了卡片学习就能变好了吗?
更可怕的是这种“为你好”的惩罚性行为,常常出现在很多家长身上。
撕毁孩子写的小说,因为耽误学习,这是为你好...
扔掉孩子喜欢的杂书,因为不看课本,这是为你好...
停掉孩子喜欢的兴趣班,太占时间,这是为你好...
殊不知,用孩子最爱的东西做惩罚,是最笨的手段!
“我知道父母是我最亲近的人,但因为小时候喜欢什么,他们就扔掉什么,现在真的很难和他们亲密无间,再怎么努力都有距离。”
再说了,像科大大上文说的,玩具也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东西,只要好好引导,不仅是个童年印记,还能成为人生的“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