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俄语读史:伊凡雷帝之死与巴比伦之囚

频道:喜剧电影 日期: 来源

在欧洲有人借用圣经《旧约》中的反派角色,把俄罗斯人塑造成为野蛮人的形象。其中,伊凡雷帝被称为“暴君”,与埃及法老、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罗马时期犹太国王希律王相提并论。从此暴君这一词汇就成为了欧洲人思想意识中俄罗斯统治者的标签。就是说,统治俄罗斯的永远是一个邪恶的虐待狂,而统治欧洲的则全都是心地善良的人。

伊凡雷帝在历史上很有争议,西方欧洲极力丑化他,称之为“暴君”、“恐怖的伊凡”,在俄罗斯国内也有褒有贬,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刽子手,最终落下一个“伊凡雷帝”的名声,但是近些年俄罗斯国内有些为其平冤昭雪的势头。其实伊凡雷帝在历史上还是很有作为的。他在位期间进行改革,推行“特辖制”,削弱了封建领主和大贵族势力,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实行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了强大,开始敢于和欧洲强国进行讨价还价了。

但是伊凡雷帝仅仅活了54岁,他的死因一直扑朔迷离,成为一桩历史谜案,一种说法认为他是死于中风,据说他死之前,相貌已经变形,极为丑陋恐怖。另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被身边的企图争夺皇位的大臣下毒药害死的,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的观点,甚至还拿出证据说,后来考古鉴定发现伊凡雷帝一家人的遗体体内的汞含量超标,这刚好印证了被毒死的说法。关于伊凡雷帝的死因争论不休,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伊凡雷帝的死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为他唯一活着的皇位继承人、小儿子费多尔极其羸弱,而且没有子嗣,没人继承皇位了!于是天下大乱,纷争四起,开启了俄罗斯黑暗的大混乱时期。关于这一历史时期,俄语里专门有一个词汇“ времена Великой смуты”大混乱时代。这就是伊凡雷帝之死的前前后后。

刚才这段俄语里还提到了一个人,就是尼布甲尼撒二世,这个人大家可能要耳朵生一些,但要是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肯定就能想起来了。尼布甲尼撒二世是新巴比伦王国第二任君主,继位之后就四处征伐,开疆拓土。前597年出征犹太王国,围困耶路撒冷,之后又攻破耶路撒冷并将其夷为平地,还将其国王眼睛刺瞎,然后并把他和全城居民全部俘虏,赶往巴比伦做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所以在《圣经》里,尼布甲尼撒二世被描绘成“罪恶的工具”。有一幅油画描写其形象,人身狮面,人形的身体,狮子的脸,看起来十分恐怖。这就是关于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故事。

以上就是今天的“一段儿俄语,一段儿历史”,由西域飞狐为您编辑整理。如果您喜欢,就请点赞和订阅,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关键词:巴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