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里面包含了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

频道:历史小说 日期: 来源

盛唐时期的诗人人才济济,星光灿烂,要想在灿若星河的大唐诗人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拿手绝活。要说王昌龄的诗作,无论从题材上来看,还是从数量上来看,都是无法与同时期的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相比,但他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就是擅长七言绝句的创作,而且他是盛唐诗人中较早大量探索并创作七言绝句的诗人,成就优异,独以七绝成为名家,被后世尊称为“七绝圣手”。

同时,王昌龄又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唐玄宗时期,文人掀起从军热。王昌龄十一岁时就开始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那时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由此看出,王昌龄堪称是边塞诗创始人和先驱者。其中,其著名的边塞诗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等。

这首诗的大意是:青海湖的上空,蒸腾起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地望去,可以看到玉门关那座边塞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将士们胸怀壮志,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王昌龄这首《从军行·其四》是其《从军行》七首组诗里面的第四首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整首诗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表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全诗意象壮阔,气势恢宏,语言精炼,风格刚健,热情豪迈,满篇生辉,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王昌龄这首诗突出体现了盛唐优秀的边塞诗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首先,全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其次,全诗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千古名句,壮怀激烈,斗志昂扬,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畏牺牲,英勇奉献。

关键词: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