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今天的藏品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青瓷。青瓷是什么样的瓷器?它有什么特征呢?
青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种类,在胚胎上施以青釉,也就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中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瓷、艾色、翠青、粉青等,都是指的这种瓷器。唐朝时的越窑,宋朝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都出土过原始青瓷的残片。经过专业人员的测试和鉴定,这些残片已经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是它们跟后来的成熟青瓷却又不完全一样,因为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不够稳定,所以被称为原始青瓷。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烧制青瓷的瓷窑大大增加了,种类繁多,而且南方和北方烧制出的青瓷各具特色。南方烧制的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而北方烧制的青瓷胎体厚重,釉面有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本期向大家展示的这件北齐莲肩忍冬纹青釉四系罐,1986年出土于临朐县崔芬墓,为县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通高28厘米,腹径28厘米,口径13.1厘米。圆唇,直口,圆腹,平底,肩部有对称的四个桥形系和两个捏塑复式系。肩腹间刻划12瓣覆莲纹,腹下部刻划11瓣仰莲纹,腹中部刻划一周流云纹,然后上铀。除唇部及外腹近底处未施釉外,内外皆施青釉。釉色浑厚,光泽晶莹,有碎冰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