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一年半前,“从保安到上市公司董事长”“靠10元啤酒年入8亿”“毛利率堪比贵州茅台”的传奇故事刷爆资本圈。无限风光中,海伦司荣登中国酒馆行业第一股。
戏剧性的是,公告发布后次日,其股价大涨超9%,且接连几天持续走高。截至3月6日收盘,海伦司五日股价涨幅已达18.75%。
资本这把迷惑操作,靠的是信心——至暗时刻已过,下一步只等触底反弹。
海伦司凭什么被市场看好?它真能如愿“绝杀”吗?
按理说,这类“社会大哥”并不擅长拿捏年轻人心思,但成功将海伦司定位为“年轻人的线下社交平台”,老徐有3招绝学。
所有瓶装啤酒不超过10元,50元能嗨一整晚,无开台费,无最低消费,还能自带小吃。
超级性价比,让海伦司挠到了18-24岁年轻人“精致穷”的痒。在这里,生活费1千也能享受月薪3万的快乐。
海伦司菜单中,自有产品占70%以上,外采酒水只打辅助。根据2022年上半年报,其自有产品收益占比75.8%,毛利高达78.7%。
此外,官网显示,海伦司在售产品仅32种,含啤酒12种,鸡尾酒4种,嗨斗6种,洋酒1种,小吃类9种,都不需现做。不用厨师,不用调酒师,加上不请驻场歌手,再将70%员工外包,工资开支较低。
选址方面,老徐提出从“好地段的差位置”起步,降低租金压力。
在一些媒体走访中,去过海伦司近200次的小Z说:“没有人是为了喝哪一款产品而去海伦司的,许多人只是去享受那个放松、很嗨的社交氛围和空间。”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及标杆案例研究报告》也验证了小Z的话。小酒馆卖的不是酒,是社交氛围。
线上,抖音话题#海伦司可乐桶全国统一姿势#,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小红书笔记超2万篇。“海伦司,中国最大的姻缘寺”也成年轻人热梗。目前,海伦公司全网吸粉超1200万。
但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看作疫情的锅。未来,老徐面前摆着4道难关,值得市场多加权衡。
近年,老徐一直保持着激进扩张策略。尤其上市后,曾半年猛开300余家,成本和风险随之陡增,造成资金流压力。
据业绩公告,2021年海伦公司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同比分别增长112.5%和225.1%;使用权资产折旧和短期租赁费同比增长94.89%。
而现有模型下,其成本压缩又很难再有改进空间。
尽管涨幅甚微,却引发了“海伦司变了”等评论。其官方函更以“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三连致歉。
在用户跟前如此“卑微”,主要是靠价格吸引来的客群,没有品牌忠诚度。当低价成为与用户沟通的最大筹码,“10元店”很难提起涨价底气。
截至2022年8月21日,其在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及以下的酒馆分别为87家、406家和327家。而去年上半年,三类区域门店日均销售额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26%/46%/36%。
一方面,因为海伦公司主做学生生意,门店多在省会城市大学附近,受疫情等影响,客源大幅减少。但另一方面,其在省会城市的门店已近饱和,造成“内卷”。
官网显示,海伦公司在湖南有75家门店,长沙就占42家,四川31家,仅成都就 24家。海伦司总经理雷星曾坦言:海伦司自己测试了容量样本,结论是一些门店存在过度加密情况。
有研究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小酒馆行业规模可达1487.8亿元。在海伦司身后,围猎者已蜂拥而起。
集音乐、文艺、川菜、红酒于一体的胡桃里音乐酒馆已有了超500家门店;主打“川菜+酒馆”的贰麻酒馆也正迈向200家规模。
此外,与海伦司定位相仿的RISSE锐肆酒馆、连锁酒馆品牌猫员外、被称为“酒水博物馆”的COMMUNE,都已完成千万至数亿元融资。
为保证强标准化、迅速复制,自2018年起,,海伦公司开始把加盟门店转为直营模式,也带来了高成本危机。其实,“小酒馆第一股”不妨参考下“酒类流通第一股”——全国2000+门店,30000+优质终端的华致酒行是如何保证规范化运营的?
前期谨慎筛选合伙人,合作中坚守堪称“史上最严”的“323新规”,捍卫“保真”底色。例如:门店售假,发现一次即摘牌处理;消费者在门店买到假货,华致酒行先行赔付……只要护好了“王牌”,加盟模式也能走得又稳又快。
在经营酒馆的同时,如果海伦司能开辟新业务线,为连锁餐饮与商超提供酒水解决方案,把自有酒水铺货到更多渠道,将带来可观的规模效益,并破解盈利模式单一的痛点。
一代人终将老去,总有人正在年轻。不可否认,小酒馆是门好生意。但如何形成平台优势与品牌黏性,巩固行业地位,还期待老徐多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