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三年的引进大片,以《黑豹2》为首,打响了卷土重来的第一枪。
本以为,这是一场影迷的狂欢。
三年过去,电影依旧没有回归,只有资本的狂欢还在继续。
《黑豹2》和《蚁人3》,是真的烂啊……
过分聚焦于ZZ正确的新普世价值观输出、把战争和仇恨童话化、滥用尴尬无聊的“美式幽默”。
更重要的是,第五阶段的演员和角色都缺乏魅力。
豆瓣上悬了一年的低分,早就毫不留情地把《黑豹2》钉在耻辱柱上了。
不过我觉得,抛开剧情不说,如果单看设定和美术,《黑豹2》艺术方面做得不错。
现在的漫威,已经彻底跟十年前靠《钢铁侠》起死回生的漫威决裂了。
MCU的C,已经变成了commercial的C,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搞钱。
这个曾经为很多影迷带来震撼和感动的电影宇宙,摇身一变,成为了为周边、游戏和其他IP产物而生的 大 型 广 告。
考虑到 这里是《数彩蛋》栏目,还是不扯那么远了。
言归正传,我们可能是全网唯一对这部烂片的彩蛋进行深入剖析的博主,所以小小地提醒一下。
没看过《黑豹2》的朋友,先收藏,之后再看。
不打算看《黑豹2》,但还没放弃MCU的朋友,就当是为了之后的电影做做功课吧。
《黑豹2》最重磅的彩蛋,自然是纳摩这句“俺是变种人”。
“变种人”这个概念,作为漫威的招牌之一,早早被卖给20世纪福克斯。
之后,漫威靠钢铁侠浴火重生,想要找回失落的版权,却陷入了一条艰难的谈判之路。
以至于快银和猩红女巫在MCU初登场的时候,连个变种人的名分都没有。
可惜,20世纪福克斯嘴虽然硬,却不如漫威一样有个好爸爸。
这套出神入化的暴力美学,真是让高启强看了心里都发慌。
这句“俺是变种人”,算是MCU在荧屏上官宣“变种人”回归,
第五阶段的MCU,可能会把以X战警为代表的变种人,当成力挽狂澜的救命稻草。
他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海王,还是货真价实的“海王”。
有两任老婆,一任被他杀了,一任是他堂妹。
跟一个女海盗爱得难舍难离,还戴着对方送的定情耳环。
但几百年后看到她的骨架,一边摩挲着耳环,一边嘟囔“这丫是谁”。
纳摩可以说是漫画里最惹人烦的背景板,你不想看到他,但他却哪都是。
美队、黑豹、神奇先生的人生轨迹都因他而改变。
早在《奇异博士2》中,他就露脸了——不过是以一座雕像的形式。
在奥创卫兵的裹挟下横穿大堂时,大堂正中放着的一座冲浪骚男的雕像,就是纳摩。
在克里·斯克鲁战争后,钢铁侠认为有必要组建一个由少数最牛X、最有影响力的英雄组成的秘密结社。
好在地球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联络、调动各方力量。
地球最聪明的人——神奇先生。
最终,黑豹因理念退出,余下五人,则组成了第一代光照会。
这个班子基本固定了下来,直到后来X博士加入,对主宇宙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声称因黑豹选择公开瓦坎达和振金矿源的存在,垂涎振金的人类开始到处挖掘,导致他的王国塔洛坎的存在也可能暴露。
他要苏睿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他就跟地球开战。
之后,纳摩试图让苏睿跟他站边。
群龙无首的亚特兰蒂斯,被人类发现并摧毁。
找回记忆后的纳摩,愤而对地面宣战。
纳摩和瓦坎达的矛盾,是因为他跟黑豹之间互相厌恶,积怨颇深。
在《复仇者大战X战警》时期,复仇者和X战警为新凤凰的出现产生了分歧。
而X战警将之看作变种人复兴的希望。
获得凤凰之力的纳摩,二话不说跑到瓦坎达,逼迫黑豹站边。
导致黑豹跟他当时的妻子——同属X战警一员的暴风女,因为立场不同而离婚。
苏睿祈祷黑豹神保佑特查拉没事,那她就相信黑豹神的存在。
《黑豹》的开头,则是年幼的克尔芒戈要他爸爸跟他说个故事,他爸说了瓦坎达的存在。
这两相呼应,除了形式上的一致,更是同时预示了两部黑豹的主角信念的破灭。
在此,我们先悼念跟病魔抗争多年,不幸逝世的查德维克·博斯曼。
黑豹的“退位”,不是漫威纯粹的随机而变。
漫画中,在绿魔成为美国国安局局长后,成立了一个名为“Cabal”的组织。
黑豹愤而拒绝,之后被另一位Cabal成员——毁灭博士重创濒死。
漫画里的苏睿对于自己要成为黑豹和女王也很犹豫。
后来,黑豹侥幸未死,但他没有让苏睿退位,
而是选择就此隐退,并在夜魔侠的邀请下,扎根纽约地狱厨房,
后来,纳摩成立了自己的“Cabal”,招揽了一群强力的小弟。
只不过,他很快就遭遇夺权,而夺权的那位小弟,大家都非常熟悉——
在《雷神4》宙斯召开的众神会上,人形态的黑豹神就坐在索尔下方。
顺带一提,羽蛇神也在那场会议上露面了,但却不是纳摩的样貌。
苏睿的“SIRI”叫格里奥,griot,他是西非文化中的传颂者、诗人、音乐家。
他们的职责是通过口述,以诗歌、故事的形式,传播部落的历史。
电影里,格里奥是美国著名的非裔脱口秀主持人崔娃配的音。
法国少见地在电影里抢了美国的风头,充当了大反派。
这自然是因为法国对非洲长久的殖民,同时还霸占了黑人占比95%的海地200多年。
而电影中特查拉的妻子和儿子,就居住在海地。
斯科特·朗在进行他的自传《小心小个子》的签售之旅……
他的故事,也已经伴随《蚁人3》登上银幕。
电影给了玩匕首的护卫队成员阿内卡不少的戏份。
其实这是因为,在漫画中,阿内卡扮演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
她曾经引领一场革命,刺杀了瓦坎达一位虐待女性的酋长,并偷走了“午夜天使”的盔甲。
不难想象,在之后的MCU系列里,她会有更多戏份。
电影给观众展示了 瓦坎达正常开启防护罩的流程。
在富有冲击力的节奏下,防护罩缓缓朝左右拉开一道大门。
这取材于巴卡人的“水鼓”,一种独特的非洲文化。
电影中,纳摩的手下袭击挖掘振金的美国科研队伍时,展现了高度的军事素养。
先是有海妖唱歌,吸引船员坠海,这显然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塞壬。
她是人首鸟身的海妖,飞翔在大海上,拥有天籁般的歌喉。
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使航船触礁沉没,船员则成为她的腹中餐。
一众塔洛坎人登船展开大屠杀,这一段,取材于纳摩的独立刊《潜水艇:深海》。
漫画中,纳摩的生母是亚特兰蒂斯的公主,生父是一个美国船长。
作为一个混血儿,他有父亲的肤色,和母亲的能力。
电影则基于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为纳摩披上了印第安色彩,
就像瓦坎达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一样,
而Tlalocan,是专门容纳因溺水或闪电而死的人,或者因与雨神有关的疾病而死的人。
他脖子上的饰物也有清晰的羽蛇神形象。
羽蛇神是中部美洲普遍信奉的神明,形为长有翅膀的长蛇。
在现存的最大的玛雅古城中,还有一座以羽蛇神库库尔坎命名的金字塔。
在纳摩带领苏睿游览塔洛坎时,还出现了一种类似篮球的运动。
这也是取材于古代中美洲文明。
第二部他一直啃萝卜,是对《黑豹》里他说自己是素食主义者的callback。
实际上,漫画中他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物。
曾杀死一头传说中的白色大猩猩,食肉饮血后获得野兽般的超能力。
莉莉·威廉姆斯,更为漫画粉丝所熟知的名字,是“钢铁之心”。
在漫画中,她是一个丧父的超级天才,利用偷来的零散材料,做成了一个类钢铁侠的装甲。
唯一的区别是,漫画里,资助莉莉继续她的英雄之路的,是托尼·史塔克,而不是苏睿。
托尼注意到莉莉的天才,主动支持她成为超级英雄的愿望。
“钢铁之心”的个人剧集,已经确定会在今年内登陆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迪士尼+”。
这次亮相《黑豹2》,无疑是为其剧集预热,先混个脸熟。
女局长在《黑豹2》戏份这么多,也是为了串联之后的剧集《雷霆特工队》。
影版《雷霆特工队》,大几率是在漫威负责“干脏活”的人。
一些正面的复仇者角色无法去完成的,有违一定的道德标准的事情,都交给这群反英雄完成。
用过“雷霆特工队”这个名号的队伍很多,前前后后包括了至少9支队伍,或正或邪,或属于美国政府,或是独立组织。
《黑豹》系列真是一部纯黑电影,就连主题曲,也是蕾哈娜唱的。
苏睿和奥克耶去救钢铁之心时,她不愿意配合,还吐槽奥克耶的粉底发灰。
这个吐槽,肯定是为天后自己的美妆品牌FENTY BEAUTY留的广告位了。
用车牌号藏彩蛋,是漫威一贯的手段了。
但这次的车牌彩蛋埋得有点深,粉丝争来争去都没有定论。
在此奉上两个相对主流,但依旧牵强的说法,仅供参考。
一,是这个彩蛋跟毁灭博士有关,EE是EASTER EGGS的首字母。
而0710,则是关于毁灭博士的两次亮相。
一次是在漫威中的首次亮相,《神奇四侠》第5期,发行于1962年7月。
另一次呢,是首次在《黑豹》中扮演主要反派,《黑豹V4》第19期,发行于2006年10月。
另一个说法,是E在字母表中排第5。
而在纳摩的独立刊《潜水艇:倡议》第5期的第5页,纳摩被指控,犯下了叛国罪。
漫画中,纳摩拉是纳摩的堂妹,也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曾经帮助他夺回亚特兰蒂斯的统治权,可谓是贤内助。
而海煞,在漫画里则是威胁纳摩统治的头号劲敌。
现在被改成他的顶级打手,不知道是不是伏笔。
苏睿和莉莉被关押的地方,取材于自然景观天然井“cenote”。
玛雅人将天然井当做取水和献上祭品的场所,它是塔洛坎王国的入口。
这一段的分镜,跟《海底总动员》里,海龟带尼莫他爹冲刺的分镜高度重合。
莉莉说,让女人换衣服参加会面,是反派的专属行为。
为此还引用了美女与野兽、印第安纳琼斯、莱亚公主作为佐证。
这都是对迪士尼IP的致敬。
十字神由当时的帕伦克大帝所建,目的就是储藏刻有他的家族、统治和神圣血统的石板。
可以飞行,可以在地面生存,可以跟海洋中的大部分生物沟通。
他没有这个弱点,倒是DC的海王害怕脱水。
把海王的缺点安到纳摩头上,很难说漫威是什么用心……
黑豹的儿子名为杜桑,应该是在致敬杜桑·卢维杜尔,海地将军,著名的革命起义者。
漫画里,黑豹确实有个儿子,叫Azari,是和X战警的暴风女生的。
数到这里,比较有料的彩蛋应该都罗列出来了。
但细看的话,彩蛋里又透露出《黑豹2》幕后对于这部电影的用心和投入。
很难不承认,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依旧站在顶尖水平。
归根究底,漫威新阶段的“烂”,不代表好莱坞不行了。
而是在资本的裹挟下,一切朝钱看的风气,让好莱坞走上了一条旁门左道。
那这门第七艺术,还能剩下什么呢?
昔日,当一众名导出来炮轰漫威抢占了过多电影排场,压榨了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时,美队出来叫停纷争。
直言漫威和斯科塞斯为代表的名导们是“same team”,大家都是在为电影发光发热。
现如今,新冠的阴霾似乎已经从全球褪去,电影业有了复苏的迹象。
要点亮逐渐灰暗的大银幕,需要更多的好电影。
它们未必是严肃的、艺术的,但一定要是真诚的、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