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一张心理评估表,暴露了中国农村家庭最窒息的一面

频道:恐怖电影 日期: 来源

一个21人的班级,感觉自己有压力的占了2/3,其中压力来自学习的占了九成。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特别有意思,当她弄明白了“压力来源”的意思时,她对我说:“老师,那我有很大的压力。我的压力来源是我爸爸,他总是逼着我学习。”我说:“好,按你的实际感受填写。”

说完,我又转到教室其他同学那里了。等我转完一圈,经过她身边时,她又叫住我说:“老师,我刚刚说错了,我没有压力。”我有点奇怪地问:“你刚刚说你爸爸逼着你学习......”她说:“那是我爸爸为我好。读书是和生命一样重要的事。”

我有点惊讶女孩的变化,看着她说完一直盯着同桌看。我想,可能是同桌给她说了什么。我忍不住纠正女孩说:“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生命更加重要,它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你说呢?”女孩说:“生命很重要,学习也是一样。有的时候我睡着了,我爸爸还是会揪着我的耳朵,把我叫起来做作业。”

我趁机问她:“当你睡得很舒服的时候,被爸爸这样叫起来, 你是什么感受,会不舒服吗?”

然后他画了一幅画,里面有爸爸妈妈和他。爸爸:你要考一个好大学。妈妈:你要努力读书。我(他本人):我没用。“我”的画像,就是一个难过的头像。

我作为一个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士,都能看到这个孩子已经出现了自卑、低自我评价,且正在与他父母的希望背道而驰。真希望他的父母能反思自己的养育模式,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学习。

还有一个孩子,在评估表上写:我希望妈妈是一个真正关心我的人,我希望爸爸是一个温和的人......

在农村,这些孩子大部分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用老师们的话来说,家里但凡条件好一点的,有一点办法的,都带孩子去城里读书了。但是,没有哪一个孩子因为生活艰难而感受到了压力。

当然,可能是他们的父母把他们照顾得很好。但我宁愿相信,物质条件的贫乏,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太多的影响,但父母用打骂的方法,逼迫孩子读书,则会。

孩子们的压力大多都是因为学习。而通过了解,他们的父母有的去了大城市务工,有的就在周边县城做点零工。家长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的方法,一般都是简单粗暴。都是直接用成绩和分数说话,极少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少有父母会去关注。

关键词: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