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次不仅成功担纲主演,该影片还成功入围了今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
劣迹艺人复出,自然也引发了不小的「洗白」担忧。
去年 10 月,范冰冰就曾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意外亮相,被授予杰出亚洲演员大奖。
但在获奖致辞的视频中,吐露了自己的复出进度。
并向粉丝喊话,相约明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
这也让许多人猜疑,范冰冰很可能会像汤唯一样,闯入韩国影视圈。
两人曾在 2011 年合作过《登陆之日》,因此结缘。
随后,又相继晒出与多个韩国著名电影人的合影。
包括因《狩猎》风头无两的李政宰、郑雨盛,以及拿奖拿到手软的朴赞郁。
不少人惊呼,范冰冰是要效仿汤唯的路线。
但,她的野心恐怕不止于此。
「我不是你的替代品」
这部《绿夜》的构架,与《分手的决心》也有些相似。
讲述两个绝望边缘女人为解放自己、逃离无用丈夫,互相帮助扶持,在首尔的迷乱世界中的冒险故事。
边缘的角色,破碎的生活,疲惫的神情……
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的《苹果》《观音山》。
去年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合作完《掮客》。
她与范冰冰的互动满含暧昧,在正片中也极有可能上演大尺度戏份。
鲜明的 LGBT 元素,令本片有了角逐柏林水晶熊奖的机会。
这也是范冰冰作为主演的电影,再度入围柏林电影节官方单元。
从地区划分来看,本片又完完全全是一部港片。
所以,范冰冰此次出征国际电影节,是绕过了内地,进入到了另一个赛道。
与范冰冰往日的形象,也有着巨大反差。
在红毯如战场的名利场,占尽先机。
在她之前,明星还仅仅是演员。
范冰冰则靠在采访中制造话题,在公关中不断释出硬照,引爆关注。
跨在时代中间,成为演员中最会炒作的流量。
「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而纵观她在国产剧里的形象,大多是男性凝视下的产物。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中,她是妖娆妩媚的妲己。
《武媚娘传奇》里,她饰演的武则天全无谋略。
这套戏路,是个人特色,也是自我圈禁的枷锁。
范冰冰此前的复出之路上,也曾因此吃瘪。
国际特工片《355》,是她在海外的首度尝试。
不仅在国内被抵制,在海外也口碑大翻车。
影片本身对女性形象的物化,被海外观众所厌弃。
而范冰冰所饰演的中方女特工,也折射出亚洲女星在好莱坞的脸谱化困境。
但,她终究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过不少影后。
然而,范冰冰无论怎么突破自己,被热议更多的始终是激情戏与绯闻。
于是乎,《绿夜》的出现一度引起了诸多网友的破防。
其破防的原因,并不是一个劣迹艺人的东山再起。
而是一个内地演员,成功以环大陆的形式实现角色的破禁,并借此重登国际舞台。
这部影片最值得关注的,也并非替范冰冰洗白。
而是反衬了国产电影的题材受限、内娱女演员的角色固化。
这一情绪效应,与去年杨紫琼、汤唯的破圈翻红不谋而合。
也无怪《绿夜》的豆瓣热评,隔空 cue 了周迅。
有人说,范冰冰之后,内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一边怀念着缺席的「女王范」,一边将「焦虑」二字压在明星身上。
《乘风破浪的姐姐》曾试着打破这道枷锁。
女星们各自展示的精致容颜,一定程度上也激化着焦虑。
从刘德华、梁朝伟,到张译、张颂文,重新定义了观众眼中的「天菜」。
秒杀小鲜肉,打响了男性破除年龄焦虑的第一枪。
但,「叔圈」走红的背后,是无数中年女演员的尴尬。
中年男演员或许缺少流量,却从不缺好的剧本。
从《破冰行动》《觉醒年代》到《狂飙》,正剧似乎成了中年男演员厮杀的战场。
女性角色则退居故事的边缘,沦为辅助剧情的工具人。
在这个时代,女星们仍然面对着无处不在的严苛审视。
犹记得,海清在颁奖典礼的呼吁,请求导演、制片人们多给中年女演员一些机会。
回头再看《苹果》诞生的 2007 年,不禁让人唏嘘。
那一年,不仅是范冰冰走上国际的开端。
范冰冰一度在娱乐圈如日中天,是雷打不动的吸金女王。
而余男则不久后与王全安分手,事业停滞。
在无数的国产烂片里,作为花瓶被消费殆尽。
去年,让汤唯翻红的《分手的决心》导演朴赞郁,在夺得戛纳最佳导演奖后发表了一段发言,引人深思。
如今却因为各式问题停滞,反而成了劣迹艺人的救命稻草。
反而让其他地区的电影,把内地女演员捧上高地。
这,又何尝不是内娱的损失?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